老百姓需要药品"降价不死"

2011-04-24 20:50:54    来源:  作者:

  跳出药品“降价死”怪圈

  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第27次下调了药品价格,但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药品“降价死”现象,却让人们再次猜测此次药品降价的结局。
 我们可以用一个文字链条来形容药品“降价死”的过程:降价-失踪-出现新药品-再降价-再失踪。这个过程随着发改委一次次下调药品价格,好像永不停歇。频现的“降价死”现象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公信力,也形成了一种挑战。因为,老百姓不需要药品降价的一纸通知,他们更期待真正的医疗实惠。

  “降价死”现象屡屡出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孙建方提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医院要向市场找钱。

  媒体披露:在我国病人的全部医疗成本中,医疗服务费用所占比例仅有不到10%,而药费、检查费和医疗器械的使用费用则占了90%。一位乡镇卫生院院长曾向媒体坦承:“我曾经明确要求医生:不要给病人开便宜的青霉素,要开医院有赚头的头孢类药。”

  真正让老百姓得到药品降价的实惠,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组合拳。降价通知只是第一“拳”,接下来还需要从体制和流通环节上连续“出拳”,把药品的利润降下来。更重要的是,如果对医院作为药品购销“主力军”的补偿和约束机制不能形成,单纯期望依靠医院和医生血液中的道德浓度来落实药品降价,恐怕也只是美好的愿望。

  新闻链接:药品“降价死”为何一再发生?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这是国家第27次下调药品价格,预计这次降价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

  然而,近些年来,一部分药品降价后市场上就买不到了,人们称之为“降价死”。此次药品降价能否给群众带来实惠?药品生产企业等业内人士如何看降价?为此,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部分“降价药”,的确难寻觅

  近日,记者在山东济南、潍坊走访多家药店发现,一些药店根本没有执行发改委的降价政策。记者在银座超市玉函店的红太阳大药房发现,四川泰华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每片150毫克,共12片的罗红霉素分散片,标价为14.5元,与发改委公布的最高零售价格8.9元有不小差距。

  记者在济南神农大药店看到,浙江亚太药业旗下头孢拉定胶囊,规格为0.25克,每盒2板共24粒,标价10元,而发改委规定价格为7元,价格差距3元。吉林六福堂昌隆生化药业旗下的头孢拉定胶囊,规格为0.25克,每盒1板12粒的标价10元,而发改委规定价格为3.6元,价格差距6.4元。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