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透露药品高额的隐性成本

2009-03-27 11:27:03    来源:  作者:

  根据卫生部测算,通过药价加成,每年医疗机构获得的药品进销差价高达500亿元;另外,医药企业为使自己的产品能够“进院”和“上量”,不得已而支出的名目繁多的公关费和医生“回扣”高达600亿元。

  多一个环节,多一层成本

  董斌所负责的工作仅仅是与医院打交道,而药品进院的前提是要中标。

  2006年10月,广东省卫生厅开始发布《广东省医疗机构采购药品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实施方案(试行)》(简称《阳光采购》)起,5000多家企业,4万多个品种及规格参与药品竞争,遂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2007年春天,一群董斌这样的医药代表们,围着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这座小建筑物,辗转期待。那个时候,“阳光采购”正步入尾声。

  但随着采购落下帷幕,45家知名药企集体“上书”。他们认为,这种采购方式一味强调低价,名优产品难以生存。

  随之,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俞观文准备向发改委提交报告:“强调‘挂网限价’的药品采购模式中以‘价格为唯一取向’的做法,后果将极为严重。”

  两年过去了,“阳光采购”在削砍药价虚高方面成效显著,但争议之声,也是从来没有断过。

  提及那场风波,董斌依然无奈:“阳光采购按道理是好事。但实际操作中,多一个环节就多一层成本。”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