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廉价药物制度的三个正效应

2009-02-12 13:17:56    来源:  作者:

  正效应一

  市民看病少掏药费

  用公共财政来补助医院因扩大使用廉价药物而减少的药品纯收入,通过这一支点,廉价药物制度顺利切断了“以药补医”的产业链,打破了医院与药企的多进、多用高价药的“利益同盟”,又使医院在正当利益满足后,用廉价药物的积极性高涨。

  廉价药物制度实施10个月就打破了药费逐年上升的趋势。9家市级医院每门诊人次平均药费,同比下降8.9元;每住院床日平均药费同比下降17.7元。这是市级大医院平均药费首次低于市卫生部门的考核目标。

  市卫生局规划财务处处长李冠伟给记者算了一笔大账。10个月里,9家市级医院使用廉价药物4.41亿元,减少患者药费1.13亿元,而所需的财政补助只有2602万元!

  但是,目前全国医疗费用仍呈上升趋势,去年,全国人均医疗费用涨幅为近5年来次高。

  正效应二

  不良用药习惯逐步得到纠正

  “看病贵”,其实贵在不对症的多用药、多检查,用贵药上。

  在给市民带来实惠的同时,廉价药物制度也促成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开处方时绷紧合理用药这根弦。

  廉价药物制度渗透到每一个用药环节。医院将用廉价药物的各项控制指标,分解细化到每个科室(病区),落实到每位医生的处方上。在医院层面,对贵重药、进口药的使用实行院科两级审批;对抗菌素实行分线使用,合理控制;利用电脑系统实时监测用药情况。

  医生的用药观念有了“质”的转变,药物治疗方案得到优化。用药是否经济、合理,医生在开处方前时常会一再斟酌这一问题。目前,连续使用贵重药品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医生往往将用药空间留给重病人,对疾病相对较轻的患者则减少辅助用药,可用可不用的药一律不用,辅助用药、非一线治疗药物首选低价、廉价药物已成为惯例。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