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上涨流程图 公立医院为何要“公”字当先

2009-03-08 14:30:56    来源:  作者:

  制药企业派出或雇用的药品推广人员被称为“医药代表”,目前全国有医药代表200余万之众。近日,四川、广西、河北、福建等地的多位医药代表向新华社记者“实话实说”,曝光了药品进医院流程中价格不断翻番的内幕。

  回扣是医药代表进行“公关”活动的重要“法宝”,也早就是“业内惯例”。原在河北石家庄制药集团工作的医药代表黄英向记者介绍了这一“惯例”的“流程”:医院与药业公司结算货款,一般是每月或者每季度一次。医药代表会经常与医生联系,一般情况下,医生在开完一批处方药品后,医药代表就会按时兑现回扣,也有的是按月结算兑现回扣。

    “我以为最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公立医院的改革。”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向亿万网民坦言。

    两会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关注的焦点,而争论最多的当属公立医院改革。在近三年医改五项重点任务中,只有公立医院改革被定位为“试点”,足见其“难”。

    这么难为什么一定要改?改革要跨过哪几道坎?就此,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及部分医药界的代表委员。

    公立医院为何要“公”字当先?

    “公立医院不姓公”——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翁国星直言,“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少,不到医院总经费的10%,只够发医院的退休金。”公立医院基本都在忙着从患者身上赚钱,沉重的看病负担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我国明确要建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以缓解看病难题,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认为:“医院是整个医药卫生体制的核心环节。如果不在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的同时改革扭曲的医院运行机制,再多的投入都有可能被医院‘吞’掉。”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公立医院不仅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力军,还肩负着关系整个医改全局的重要任务,如培训住院医生、开展各种医学科研、支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公立医院势在必行。

【内容导航】
第1页:公立医院为何要“公”字当先 第2页:如何走出“以药养医”怪圈
第3页:如何满足医务人员的利益诉求 第4页:如何打破“管办分开”的坚冰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