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药店:后平价时代的蝶变

2008-09-13 09:40:43    来源:  作者:

  据广州药监部门统计,广州现有药店6052家,其中连锁企业的门店2502家,约占41%。在经历了关店的阵痛期后,广州药店又迎来了一个开店的高峰期,因为有开有关,总体变化不大。在后平价时代,一些较大的连锁企业都在进行新的尝试,希望藉差异化经营另辟蹊径。

  有容乃大

  广州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这种观点对于广州的药品零售市场同样适用。深圳和广州都是1000多万人口、6000多家药店,不过两者也有很大的差异:深圳关内是四大连锁的天下,关外则是单体药店遍布。广州没有这种泾渭分明的景象,各种各样的连锁和单体药店纵横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在广州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光顾的地方。

  广州药店的经营者很务实,他们只是默默地低头拉车,对其他连锁的发展情况兴趣不大,似乎从不担心会被别人吃掉。“平价杀手”老百姓大药房的到来也没有改变广州药店的发展节奏,老百姓与本土连锁相处融洽,不知不觉成为“新客家人”。广州药店的老总在谈论自己企业的同时,不会说别的企业如何如何,即使记者问起,他们也以一句“不方做便谈论别人”来婉言拒绝。几家较大的连锁虽互为劲敌,但“掌门人”私下却经常往来,友情不薄。

  广州的这种包容文化充分反映在广州本土制造的电视连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中,广州的市民不大关心药店来自何处,同样务实的他们关心的只是药店的服务态度好不好、药品有没有疗效、药价便不便宜。包容和开放的广州孕育出众多的连锁,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着自己的发展史,竞争中总能保持一团和气,只是暗中比拼实力,让市场规律来做出公正的判决。

  因为包容性强,广州药店的药价战从不打得你死我活,多年来让人感觉硝烟味不浓。也可能正因为包容性强,广州药品零售市场成为一些外来连锁的“伤心地”,他们擅长的招数似乎在广州没有多大用武之地,一腔雄心壮志最后化为一声叹息。还有一些外地连锁曾有到广州发展的计划,最终做出的抉择却是望而却步。

  在有些城市高嚷“市场饱和论”的同时,广州药店的数量仍在不断增长,广州的药店不相信“市场饱和论”,只相信市场永远有发展的空间,相信达尔文的汰弱强存;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各有自己的一块地盘,后来喜欢一起做伴。在广州,某某一条街的商业街道比比皆是,广州的药店也爱“扎堆”,共同繁荣。

  广州药品零售市场的水很深,不像深圳可以一眼见底。从规模来看,广州药店中还没有公认的“领头羊”,尽管大参林和采芝林近期都表现出一统江湖的欲望和决心,但其他连锁并不认为受到多少威胁。

手机:   汉字数
相关内容   平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