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疯狂药价需要更强劲的执行力

2011-12-03 18:07:52    来源:  作者:

  遏制疯狂药价 发改委还需加大政策执行力

  发改委一个月来两度发文直击当前疯狂药价,不过未披露违反规定如何处罚。要想遏制疯狂药价,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执行力,多部门之间要协调配合;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和转换。

  针对近年来一些企业通过改换剂型、规格或包装等逃避价格监管变相涨价等问题,发改委12月1日正式制定公布了《药品差比价规则》,进一步就药品价格行为进行规范。根据《规则》,相同有效成分的药品,不得以名称不同、包装材料不同等为由,制定不同价格。

  业内人士指出,从《规则》制定的内容看,医药企业再想通过“改头换面”变相涨价牟取利益的可能性不大。《规则》的正式实施,将进一步增强政府定价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这也是一个月来发改委两度发文“治”药价。而就在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 (试行)》,对国家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药品开展出厂价格调查将从12月1日起施行。这两个文件都可以看作是对当前药价问题的正面出击。

  国内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缓解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然而目前,药价不但没有降下去,反而越来越高。新医改进入第三个年头,关于药价的离奇故事仍在上演。出厂价0.6元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到达患者手中的价格是12元,中间利差高达2000%;出厂价8.5元的鱼精蛋白,招标价是11.5元,看似合理,却因为无法传输给中间环节足够的利润而导致断供。

  过去发改委曾24次大规模降低药价,下调药价的文件也如暴风骤雨,而这些药品的价格非但没有控制住,反而像承受到阳光雨露一样“茁壮成长”。但仅仅药品出厂价的降低对于终端的影响并不大。药厂在前端喊冤,中间环节在黑暗中沉默。

  医药市场乱象背后原因很复杂,医药企业能够“钻空子”的背后实际上折射出了行政部门的管理漏洞。有专家指出,《规则》尚未对违规企业提出警告或者相关处罚措施。

  没有罚则的规则,充其量只能被视为语重心长的劝诫,相当于以前的“约谈”,效果会怎样,相信发改委自己心里最清楚。面对高额差价,面对滚滚而来的利润,利益链条是不会轻易停止运转的。药厂、医药公司乃至医院,都不是被劝大的,也不是被吓大的,乖乖就范几乎不可能。

  归根结底,遏制疯狂药价,一方面,要加大政策的执行力,要强调多部门协调配合;另一方面,体制机制的创新和转换至关重要。政府应当放开管理机制,减少管理层级,让医疗机构拥有自主权,并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管理,让更多的民营医院参与市场化运作,增加市场竞争,以服务质量赢得市场,而不是把成本和费用转嫁到老百姓身上。

  新闻链接:李宪法:解决药价虚高需再扩大政府定价范围

  中广网北京12月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关于药价虚高的问题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媒体统计过,国家发改委自从1998年成立至今,已经出台了28份下调药价的文件,国家相关部门对虚高药价的治理已经持续近20年。20年的博弈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效?而目前亟待完善的又是什么?对此,中国之声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宪法。

  作为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宪法多年来一直关注药品价格的问题,李宪法表示有关部门对虚高药价的治理已经持续了近20年,最近几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90年代的最后十年,我国公立医院患者的均次药品费用平均递增了20%,而最近十年已经回落到大约7%,初步缓解了药价高引起的看病贵。

  对于最近媒体披露的药品价虚高问题,李宪法表示药品价格虚高在我国医药行业是长期存在,但是不能因此否定相关部门20多年来所做的治理,以及药品集中采购制度,那如果没有这些治理以及制度的安排,药价虚高会更加的严重,患者也会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在采访中,李宪法多次强调医改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因为涉及每一个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没有人会不关心,目前政府也正在积极寻找中国式的解决方案,国务院医改办也正在制定“十二五”期间的医改规划。

  李宪法对此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他认为解决药价虚高必须规范公立医院的药品购销行为,调动公立医院促进合理用药、控制用药使用的积极性。其次要推动药品采购政策和价格政策的融合,实现药品流通全过程的价格信息公开,变暗扣为明扣。第三点建议就是要改变政府的定价方式,李宪法说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药品政府定价经验,扩大政府定价的范围,对进入公立医院的药品全部实行政府定价,并根据市场发现的价格每两年进行一次价格的调整,重点下调中标价格偏高,实际结算价格偏低的品种和独家品种的价格。

手机:   汉字数
匿名发表于 2011-12-04 21:13:03
普通老百姓太可怜了.
查看全部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