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振振有词:药价再高也是国家定的

2010-05-18 22:53:04    来源:  作者:

  梁江涛:药价虚高14倍是最后的晚餐还是司空见惯?

  据了解,目前我国80%的药品是通过医院销售的,用哪种药,医院说了算。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出厂价15.5元的芦笋片卖到213元,重要原因是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得过高。(5月17日新京报)

  在这则新闻中,药品医院售价是批发价的7倍,是出厂价的14倍,实在令人惊异!一边全面实施惠民的新医改,一边却是加价越来越猛,长此以往,何时不再看病贵?

  医院振振有词,药价再高也是国家定的,且按规定招标采购。可按照我国医疗价格政策规定,医院购进每一种药可在进价上加价15%卖给患者。而小小的芦笋片其加价率竟达到56%。患者吃药,为自己生病掏腰包,也不得不为医院的暴利“甘愿埋单”。显然,光有写在纸上的制度,难以扼制住擅自加价、狠命加价的利益驱动。

  众所周知,新医改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一方面拔了药价虚高的气门,一方面从源头上遏制“医药代表”满天飞的商业贿赂行为,让医生对开大处方失去驱动力,可谓“点穴之举”,从此患者对看病不再贵看到了一线曙光。今年两会期间,卫生部长陈竺表示,新医改就是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网上招标、统一配送,实行零差率。同时要推进基本技术的使用、临床路径的实施、按病种付费的支付制度等多项改革举措。他还严肃指出,决不允许药价虚高大量掺水。这让民众对新医改乃至基本药物制度带来药品降价的直接好处,更是充满期待。

  不过,陈竺坦言,医改就好像做“面包”,政府各项保障制度在增加“面粉”,如果医疗机构往里面大量“掺水”,那么,新医改的目标就很难真正实现。逆势加价的药价虚高14倍,就是在往“面包”里大量“掺水”。陈竺的担心不幸而言中,折射出新医改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到现实尴尬,也透视出新医改“剃头挑子一头热”、缺乏基层执行力的乱象。新医改虽然提出改革现行“以药养医”格局,原有制度也规定了加价的最高幅度,但是有利益诱惑,特别是在层层盘剥、开药医生获利等潜规则仍大行其道的背景之下,如果没有严格强势的执行力以及细化的监督问责机制作为保障,新医改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进很难不被我行我素所抵消,更别说见到显效了!

  比药价虚高更可怕的是逆势加价。就在几天前,国务院纠风办主任马馼日前指出,当前老百姓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领域的一些现象还不是十分满意,特别是对于药价虚高和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等问题仍然意见很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级政府部门就是要拿出比某些医院加价劲头更大的力度,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顽症。一方面通过细化新医改措施打破原有“以药养医”的利益链,确定和公布取消药品加成的时间表;一方面从生产、批发、零售三个环节强化监管,严控药价,对擅自乱加价的中间环节和医疗机构处以重罚,并公开曝光,列入征信系统黑名单;对顶风搞商业贿赂、从药品加价中拿好处者坚决问责到人,取消行医资质,直至追究刑责。

  更关键的是,将实施医改纳入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倒逼投入到位、配套措施到位和新医改政策执行到位。唯有此,才能确保药品供应与药价不再虚高,才能从制度和机制上防范医药分家后的改革阵痛,才能确保医改成功,让民众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手机:   汉字数
匿名发表于 2012-08-29 06:17:39
药店卖2元的眼药水医院卖到19元 没钱别想看病
查看全部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