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药价调整才刚刚开始

2010-12-04 23:10:21    来源:  作者:

  外资药“被降价” 发改委或继续加码

  高企不下的外资药终于“被降价”了。

  11月30日,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发文,调控包括抗生素、治疗心脑血管病等在内的17类药品的价格,平均降幅达19%,最高降幅达35%,其中不少是外资药。这是发改委首次调控外资药价。在以往调整药价时每次都能安然无恙的外资药终于有了松动的迹象。对于拥有自主定价权、利润率丰厚的外资药品来说,这是第一次“让出”利润,但远不是最后一次。

  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专家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接下来外资药价依然将是调控的重点,发改委将逐步调低自主定价药品和市场药价的价格差。

  据了解,外资药八成以上是自主研发的原研药,跟国内的仿药相比,研发费用、人工成本相对较高。我国为保护自主知识产权,规定原研药拥有自主定价权。“但单从工艺来说,国内药品和国外药品质量相差不大,价格却能相差数十倍。”上述专家表示,已上市的药品,按照其药品专利保护时间,允许其自主定价,但政府价格部门有权利在一定时间内调整其政府指导价,这样不仅可以保障自主研发药品的盈利,也能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此前公布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取消了“原研”的概念,并且要求“原研药”周期性降价,这在外资药企引起了轩然大波。外商研制开发制药企业协会的20多家外资制药企业联名上书,向相关部门递交一份报告,其中用大篇幅强调原研药的药品质量优异,原研药降价弊大于利。

  此次发改委调整17类外资药的价格,不出意料地又引发了外资药企的迅速反弹。外商药品投资协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向相关机构递交了一份陈述书,称“与国际对比我国仿制药出厂价格为国际总体价格水平的22%-30%,以其价格为基准来调整原研药价格将抑制行业质量体系投入,不利于我国医药市场和制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以仿制药作为价格调整的基础的前提是二者具有相同的质量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该协会媒体总监左玉增对本报记者表示,外资药与国内药不同,其质量远非国内仿药能比,一味打击药价会使药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不利于优质药的生产。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