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定价药品降价对外资药企的影响

2010-12-03 00:19:43    来源:  作者:

  郭凡礼:单独定价药品降价对外资有利有弊

  从12月12日起,国家发改委决定降低头孢曲松等部分单独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调整后的价格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19%。而一直价格比较高的单独定价药品成了本次降价的主体。由于外资药大部分是单独定价,本次降价首当其冲的就是外资药,这也是近5年来国家发改委首次拿外资药“开刀”。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此次发改委首次拿外资药“开刀”对外资药企实际上有利有弊。一方面,外资单独定价药品降价之后,首当其冲是外资药企的利润下降,这也是此次发改委调价政策对外资药企最大的冲击。然而实际上此次发改委调整后的价格比现行规定价格平均降低19%,这个数字依然较小,并且是最高零售价的调整,相信对外资影响不大。

  郭凡礼指出,另一方面,此次外资单独定价药品降价之后,外资药企将“顺势”把这些药品推向市场更为广阔的三、四线城市以及基层医疗市场。此前由于外资单独定价药品价格昂贵,其主体市场仍然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在基层医疗市场很少涉及,而此次外资单独定价药品价格降低之后在基层医疗市场也初具竞争力,这将有助于外资拓展更大的基层医疗市场。

  而此次发改委决定降低单独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实际上对国内的药品生产企业也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首先,外资单独定价药品降价之后,外资药企倾向于拓展更大的市场以便“以量补价”,如果外资单独定价药品降价后的价格与国内仿制药的价格相近,那无疑将抢占一部分本属于国内药品的市场,这样会对国内仿制药企业形成一定的冲击。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我国现行“以药养医”的体制之下,医生依然青睐于开高价药以获取高额的提成。也正是因为如此,此前外资“单独定价”的药品是医生最常选择的药品之一。而外资单独定价药品降价之后,医生对开这部分药品的积极性降低,这将给国内仿制药品一个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带动国内仿制药销量的增长。

  新闻链接:外资药企药品占据三甲医院全年70%销售

  原定于11月初公布的上海市增补基本药物目录,至今还没正式公布,陈宇飞不免有些担心。

  这位南京某医药企业主管招投标的副总,刚刚让自己公司的上百种药品“挤”进了上述增补目录。但有消息说,因为上海市增补的这380种药品,外资药品的入围资格被“取消”,所以受到冲击的外企们正联合起来找上海市卫生局等部门“据理力争”,目前谈判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

  “不公布就有变化的可能。”陈宇飞忧虑地说,如果外资药品也大量进入医保目录,国内药企的药品就会像现在三甲医院的销售现状一样,70%的江湖地位被外资药品霸占。

  这并非不可能。11月初美国药物研发与制造商协会 (PhRMA)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国际部总裁克里斯·辛格曾到北京,极力“说服”中国政府将外资药品纳入到国家报销的基本药物目录中去,他们的说法是:“我们愿意为中国的医改出一份力。”

  游戏规则

  “与外资药企的谈判结果真的不好说,但他们要竞标中标的话可以考虑适当降价。”上海市卫生局内部人士对本报透露。

  按新医改政策设置,国家基本药物为307种,各省可按用药习惯增补。增补后的基本药物在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要按零差率销售,医保的报销比例不低于60%,二级医院零差率销售时,报销比例保持在50%左右,三级医院零差率销售时,报销比例达到30%。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