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券是医改作秀还是妙招

2009-05-18 11:59:08    来源:  作者:
    美国则在一些地区推出了用于特定人群的医疗券,例如为妇女提供用于乳腺癌筛查的代用券,筛查效果显著提升;专门针对贫困家庭的体检券,也在一些州发行。在赞比亚、坦桑尼亚等不发达国家,百姓可以凭医疗券接种疫苗、领取消炎药品。

    不用就浪费,看病更主动

    目前,国内医疗券的费用都来自政府,即卫生事业经费不再给医院,而是直接以医疗券的形式发到个人。江苏吴江市卫生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往年,政府财政按每家医疗机构所在区域内的人头数拨给一定量的卫生事业经费,但这笔经费往往用不到群众身上。将这部分经费换成医疗券,百姓拿着它们去医疗部门看病,医疗机构则凭券向政府财政结算,这样卫生经费才用得到实处。

    从长远来看,医疗券能培养人们的健康意识。“有些人不是没有钱看病,而是没有意识去看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的慢性病,平时症状可能不是很明显,以致很多人能拖则拖,并不会积极地去医院看。”张炜说,“但当他拿到了医疗券以后,如果不使用、不去看病,这个损失就是自己的,这就可以起到鼓励患者积极主动治疗的作用。”所以,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健康理念会有促进作用。

    同时,医疗券有助于增加患者就医时的选择范围,“假如原来患者生病时只能去就近的一家医院,他的选择很小,而有了这个医疗券后,他的选择视野和机会就会扩大,这是一个可能的好处。”

    对整个社会来说,医疗券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配置医疗资源。病人拿到医疗券,选择哪家医院是自己的权利。在领取了医疗券之后,人们当然会选择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医院。为了让患者到自己的医院消费医疗券,通过医疗券的资金增加医院收入,医院就会不断改革进步。

    医疗券方便百姓,也有利于卫生资源合理配置,那么是不是可以全民推广呢?张炜说:“这个补贴主要针对特定人群,它不应该成为一种主流制度,而应该针对老人、孩子或低收入人群等。”如果试点成功,未来可以推广到其他地区,例如大城市的老年人、低收入者等,但推广到每一个人身上则不合适。“因为一旦盲目地在全民范围内推广该制度,可能会产生新的不平等。而且国家也没有这个承受能力。”

    如今国内的医改可谓十年磨一剑,但至今剑锋未现。因此,有专家提议,在医改过程中,可以引入医疗券制度,作为一个补充。对此,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秘书长熊先军认为,现阶段,我国的医疗保险体制还不完善,为某些低保人群等发放有面值的医疗代金劵,可以帮助他们负担一部分看病费用,也算是在医疗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新尝试。但说到底,解决百姓的看病问题,最根本还是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当然,在督促百姓关注自己的健康上,国家也是有责任的,即进行健康教育,这个费用是应该国家来出的。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