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关注并跟踪医改研究进展的北京康派特医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磊认为,医改方案和配套文件的主体框架都已确定,不出意外的话,最迟今年“两会”前应该会公布,否则在“两会”上医改又将成为讨论的焦点。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公布时如何定调子。
不过,李磊同时认为,即便公布,也可能只是公布方案和五个配套文件的概要和框架性意见,不太可能会公布操作方案的具体细节。“国务院定了大的方向和原则,具体的操作技术问题在实施的过程中,会给各部委的协调和调整留有空间,毕竟医改是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中的一项最复杂、涉及面最广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面面俱到。”
李磊分析说,终稿与征求意见稿主题思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实施方案会具体明确政府的投入及筹资渠道、改革的步骤和时间段。 眉目清晰可见
作为医改主体,医药行业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一直有很多的期许,也有很多的疑虑,不知在改革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坎,能否顺利过关。药品的生产、流通企业尤其关心哪些药品能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将如何定点生产、如何招标采购、如何配送;无论是医院还是药企,都关心15%的药品加成是否真的取消、取消加成是否要试点,等等。这些政策一旦实施,无疑将带来行业新的一轮洗牌。
基本药物制度可以说是医改中对医药工商企业影响最大、最直接的部分。但基本药物目录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公布,有各种不同的版本。经记者多方打探得知,基本药物品种大约为700多种。
李磊分析,表示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甲类目录将会逐步统一,但由于部门之间职能和利益难以平衡和协调,合并进展不容乐观。对于企业来说,谨慎对待进入基本用药目录,因为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产品面临国家强制价格管控不可避免。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有多少个品种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进行定点、招标和配送,这取决于方案配套的5个文件,也就是《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对于企业的疑惑,李磊认为最近的各种表态已经明晰:这轮改革首先是想就区域尽快解决老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这个社会民生问题;其次,刺激消费、促进内需、拉动投资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社会基础保障机制建立问题;第三,构建医疗资源科学管理及机制改革和医药保障体系能力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