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却再次陷入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困境中

2012-06-08 10:42:47    来源:  作者:

  1981年,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强医药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提出“医药产品只能按需生产,按需供应。二类产品,由国家医药管理局统一平衡,按计划生产,按计划收购,按计划调拨,生产企业不准自销。”

  这个规定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周、杨二人来说,并没有直接关系。当年,读研究生的他们每个月还能拿到50元的生活补助。当时,医院对基础医疗的扶持力度还很大,经常大批地下到农村去。“我们当时只有一个信仰,就是救死扶伤。”周智广说。

  但这个《决定》已经隔断了药厂与医院之间的直接关系,伴随着中间商的出现,游走在以药养医之间的角色雏形初现。

  1986年,周、杨已是医院的骨干。这时候,首轮医改早已正式启动。医改并没有对公立医院的体制进行改变,仅仅是要求改革管理机制、引进市场因素,开放搞活,分配上打破大锅饭,实行绩效挂钩。而当时大部分的职业医生,都是刚从文革中走出来,“说要引进市场因素,开放搞活,对于我们医生来讲,实际上影响并不大,因为我们根本不谈钱这个事,觉得那是资产阶级的东西。”

  当时,湘雅二院的规模并不大,各种医疗设备也很紧缺,医生临床主要就是靠听诊器,“医生的临床基本功扎实,靠听诊器和临床诊断,就能判断病因。没有那么多检查设备,用药也是几十种常规药物,所以当时医药企业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杨一峰说,尽管当时死亡率很高,可医患关系并不紧张。

  这种单纯的时光并没有停留多久,随着中国医药行业的“开放搞活”,医生对于钱的态度也开始逐渐改变。

  谁养医院

  几月前,卫生部部长陈竺、副部长张茅共同在《求是》杂志上发表《取消“以药养医”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署名文章。其中谈到自1954年开始,中国对公立医疗机构用药实行顺加15%的差价率作价的政策,改革开放以后,公立医疗机构对药品加成的依赖逐步增强。

  这一点杨一峰并不否认。尽管湘雅二院在上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但直到2000年后才算进入快车道,2010年前后,湘雅医院的药品收入在全年的流水收入里已占到了四成,而2011年,湘雅二院全年流水已经超过了20亿。“但扣除开支,我们还亏很多。”杨一峰解释说。

  尽管湘雅二院直属卫生部,但卫生部和湖南省对其的财政补贴并不高。“比如我们正在新建的外科大楼,总投资是5个亿,卫生部只给我们拨款了2000万。”杨一峰举例说。

  在杨一峰看来,公众只看到巨额流水,很少思考这20亿的构成与流向。实际上,医院的医护人员,并没有因此而获得高收入。“在全国的范围来看,医疗利润也只有10%到15%,若再扩大规模,医院通常都会发生赤字。”

  这种说法得到了苏金巧的认同。她是某跨国医药公司的高级医药代表,游走于华南各大医院之间。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大多高校直属的医院,每年还需要给高校上缴一笔费用,以广州某大学附属医院为例,从2002年开始上缴费,直接导致2003年医生的收入直线下降,“现在该大学下属的几家医院,每年向其上缴的款项超过6亿元。”苏金巧说。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