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一味降价不现实,价格透明才是消费者最需要的 中间环节在哪里?

2011-12-28 16:04:56    来源:  作者:

  业内人士认为,药品的销售渠道至关重要,尤其是处方药,只能凭医生处方销售,而很多医院设法阻止处方流出医院,因此消费者在药店购买处方药困难重重。另一方面,药品销售代理或厂商缺乏对药店销售处方药的动力,为了节约成本都将医院作为唯一销售渠道,医院已经成为处方药销售最重要的渠道。

  惮于对如此重要的渠道的依赖,云南省卫生厅2005年提出,医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比例不得超过45%。6年来,全省三级医院使用药品的比例占业务总收入都低于45%。在此基础上,云南省卫生厅又对销售比例作出调整,试图让价格受限的基本药物占更大比例。调整后,三级医院必须使用基本药物不低于10%,州市级医院不低于20%,县级医院不低于35%,使患者用药方面的费用有所降低。

  中间环节在哪里?

  药价下降的幅度并不能让消费者满意,药价虚高仍然被很多人诟病,药品出厂价与零售价之间的巨额差价让消费者恨之入骨。在近期走红的名为“降药价”的网站,不少常用药零售价是出厂价的两倍算是正常,有的相差5倍甚至更高。

  记者查询“降药价”网站发现,云南滇中药业生产的一剂“复方穿心莲片”供货价为1.05元,零售价则要8.9元;云南永安药业生产的“乙酰吉他霉素片”零售价44元,而供货价仅4.5元;而像云南金泰得三七药业生产的“血塞通片”由12.8元的供货价变成28.5元的零售价,2倍的加价幅度算是“正常现象”。

  CCTV记者经过长达一年的调查发现,一些常用药品医院零售价比出厂价高出很多。从药厂到医院,中间利润均超过500%,最高达到6500%以上。医药代理公司、药品招标、医院、医生等各个环节瓜分差价,这成了令药价飙升“潜规则”。

  中国药学会医药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宋瑞霖告诉媒体,不能以出厂价(厂家供货价)来作为药品的正常底价,这一价格并不包含消费者看不见的中间成本,与多数企业的运作方式有关。

  宋瑞霖解释说,药企的普遍做法是,将药品卖给代理商经销,也就是俗称的大包商,由大包商进行销售配送。现在看到的出厂价,仅仅是药品生产成本加上药企的利润,而推广、税收、仓储、投标、配送等刚性成本全部转给了大包商。“如果推广、仓储、投标、配送等工作都由药企自己做的话,那么一支盐酸奈福泮注射液的出厂价可能要3.2元了。”他说。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