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和医院相互推脱药价虚高的责任

2010-12-09 21:04:13    来源:  作者:

  “不存在以药养医,药物比例越高,医院利润就越低,赚得钱越少。”对于医院开高价药提高利润的说法,高州市人民医院院长钟焕清反驳称,他所在的高州市人民医院药物比例已下降到22%,其中国产药占95.5%。而在国产药中,高州医院选取价格上浮空间最低的药品,虽然部分药品还有中间环节,但已基本避免了价格虚高的药品。“平均每条门诊处方80多元,超过80元的要处罚医生。”

  选择低价而有效的药品,药厂就没有利润用于促销,如果选择高价的药品,药厂就拼命促销让医生猛开高价药。“以药养医,养的不是医院,而是养了药厂。”钟焕清最后向记者强调。

  他认为,要降低看病成本,降低药价是第一,降低耗材价格是第二,医疗资源是第三。

  钟焕清说:“把看病价格降下来,就要把药价、医疗耗材价格降下来。”钟焕清希望可尽快通过科技创新手段降低医疗成本。

  代表共识:“药品招标越招越贵”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李兴华向人大代表汇报时介绍,科技创新在民生方面的重大专项包括了创新药物的筛选评价项目和加强药品、医疗设备的开发。一方面是设计放心药系统,取消中间环节,把药厂的药直接送到农村,成本可降低30%;另一方面是开发适合农村医疗机构使用的低成本设备。

  同时,通过科技手段开发药品信息平台是代表们最高的呼声。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地税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王南健认为,药品价格虚高有一部分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药品招标越招越贵”,如果能构建一个药品信息大集中的平台,类似涉税信息大集中的模式,让消费者或者医院上网就能查到所有药品的价格,直接购买,任何中间环节都省了,连招标也没必要。

  “只要科技手段发达、信息对称,老百姓知道哪些药是质量好的、价格便宜的,选择就丰富了。”有代表指出。但这套信息系统由谁来管呢?药监局只管药品技术不管药品价格,科技部门也不是药品价格的主管部门,人大代表们希望能尽快由有关部门牵头建设。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