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方比高药价更需要打击

2009-10-03 21:01:46    来源:  作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处方之害由来已久,从理论上说,改革开放之后,医疗机构被市场经济裹胁着开始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有人认为,医疗机构“与时俱进”的过程也是大处方萌芽与成长的过程。究竟什么是大处方?有资料表明,在2003年底,各地卫生主管部门开始注意大处方现象,并且有的地方卫生局还组织了系统内部大处方的检查,可是当时对大处方没有具体界定,有的医院规定,大处方为超过200元以上的单张处方。对类似政策,医生也有对策,把处方分开写,很多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来拿药时很不解,处方多得就像拿着一本书似的。

  药品限价,更要限制大处方

  近日,为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公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格,共涉及2349个具体剂型规格品。调整后的价格从10月22日起执行。与现行规定价格比,有45% 的药品降价,平均降幅12%左右;有49%的药品价格未做调整;有6% 的短缺药品价格有所提高。

  按照规定,政府开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一定比例使用基本药物。这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也自然被寄托了解决当前公众“看病贵”顽疾的希望。所以,“有45%的药品降价”的消息对民众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政府部门近年在降药价方面下了大力气。比如,单单是发改委推出的药品全面降价政策就空降了20多次。如今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降低药品价格之意仍然为重中之重。

  当前,“看病贵”主要指的是到医疗机构就医看病贵,各种大处方、大检查层出不穷。一个小小的感冒,动不动一张处方就上百元。对工薪族而言,住一次院,有可能花掉半年的收入。

  这是一种极不合理的现象。一方面,以药养医仍然占主流。对多数医疗机构而言,药物利润占了业务收入的过半。医生被鼓励使用那些价格昂贵、利润很高的药物。否则,医疗机构就很难生存。另一方面,医生的收入还受其创造的业务收入,如处方费用多少的影响。既然贵药、廉价药都能治好病,医生们为什么不选择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那种处方形式呢?

  所以,药品价格降价,固然很重要,但是,处方价格的控制,也应该是一个核心内容。降药品价格,更要降处方价格。毕竟,基本药物制度中,对医疗机构及医生使用基本药物的规定还很“软”,建议和提倡的味道还很浓,并非是一种绝对的硬性规定。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即使基本药物价格大幅度下降了,也不必然意味着公众看病负担重的现状从根本上改变了。关键还是要看大处方、大检查的风气和势头是否真正遏止住了。

  如何把处方价格降下来,就要从公立医院改革着手,消除“以药养医”机制,明确定位公立医院医生的服务性质,并在财政上予以扶持。这才是解决公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应该是新医改要发力的方向。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