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药品包装“一斤核桃八两壳”

2009-06-15 14:05:41    来源:  作者:

  药品过度包装泛滥谁之过 包装占药品总重近20%

  据报道,上海罗氏分装的骨化三醇胶丸一瓶10粒,可这1瓶实际上能装60粒即6瓶的量;拜耳生产的盐酸莫西沙星片每盒只有一板共3片……据调查,部分药品包装占药品总重的近20%。
 
  在提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药品过度包装引起了极大的“民愤”。其首要责任在医药企业,但过度包装的板子不能只打在药企身上。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导致药品过度包装的深层次原因还在市场。试想,如果有两个相同的药品,一种外观设计包装精美,一种看起来包装粗糙,对药品内在质量、疗效等不甚了解的消费者以及掌握用药大权的药房主管,从心理上会倾向于选择哪一种呢?显然是前者。医生开药喜欢首选包装精美的药品,尤其是跨国公司、合资企业生产的药品;药店店员喜欢推荐包装较好的药品,因为这样的药品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较大。这是当今社会价值观的折射。

  药品过度包装害处多多,它拔高了药品价格,加重了患者的用药负担,助长奢华之风,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据调查,我国每年产生的2亿吨生活垃圾中有4000万吨是包装物,其中多属过度包装,每年仅包装废弃物就扔掉2800亿元。遏制药品过度包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综合治理、多管齐下。首先要加大执法力度,专项整治与督促纠正相结合,加大违规违法的处理力度,以儆效尤;其次是正面引导,鼓励药企在自主创新、营销创新、提高竞争力等方面狠下功夫,而不是一门心思在药品外包装上动脑筋,鼓励在保证药品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绿色包装,尽量采用性价比高的包材等,努力降低成本,减少浪费,也减轻消费者购药的支出;第三,找准整治药品过度包装的抓手,如限定包装成本占药品销售价格的比例不得超过10%等,杜绝过度包装现象发生。正在进行的新医改为根治药品过度包装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是为正解。

  链接:一盒药包四层,豪华衣穿给谁看

  你是否有过以下经历?巴掌大的药盒,打开后要剥去说明书、撕开里面塑料包装、再拆开铝箔板等层层“外衣”后,只有几粒药……

  近日,记者在我市多家药房走访时发现,穿着“华丽外衣”的药品和保健品不在少数,药品过度包装问题严重。在消费者眼中,包装越正规的药越可靠,为了迎合这种心理,药品企业将包装的成本计入药价,每一次包装的“升级”都给涨价提供了借口。

  A.豪华包装:药品“一斤核桃八两壳”

  记者近日走访市内多家药房发现,柜台内陈列的药品不论规格大小,大部分的片剂、胶囊都采用纸盒铝箔板包装,其中不乏“一斤核桃八两壳”的现象。与药品相比,一些保健品的包装更加豪华。“鱼肝油、卵磷脂这些保健品我们可以为您免费包装。”在华北路某药房,售货员边说边拿出手提纸袋和硬纸盒,纸盒里用黄色丝绸和一些填装物隔成三个格子。记者估计,如此包装后,产品的体积足足是原来的3倍。

  B.药靠衣装:“穿得好”有利于涨价

  多年从事制药行业的高先生介绍,药品出现过度包装主要还是为了取悦消费者“包装越正规的药越可靠”的消费心理。据介绍,过去老百姓想买什么药,都由医生开处方,然后在医院就地买药。 2001年,我国药品实施非处方药和处方药分离管理以后,开放式柜台的药店逐渐兴起,老百姓买药前可以货比三家。百姓买药时常看“外表”,如果一个厂家包装非常简单,而另一家的包装看起来很正规,给人的感觉就是后者的品质好,只要价格相差不大,顾客就会选包装好的药。于是,药企为了药好卖,便开始从包装上花心思,价格便水涨船高。

  据介绍,国家药监部门为了规范药品管理,2006年6月1日起实施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对药品商品名和通用名在包装上的字号比例和位置做了一定的限制。但对药品包装空间、材质等问题并没有进行严格限制。 药品企业便屡屡为药品更换新包装,以便将包装的成本计入药价,然后堂而皇之地以“包装升级”为借口给药品涨价。 另外,从厂家的角度讲,过度包装的保健品占到的货架大,更易吸引顾客,从而拉动销售。

  C.必须“瘦身”:药靠疗效不在包装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市民对华而不实的包装表示反感:一是豪华包装不但没必要,还容易给患者造成经济负担。新医改关键点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老百姓吃药是为了治病不是为了比包装;二是豪华包装浪费资源。最后是药品豪华包装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在废弃的药品包装物中大部分是塑料制品,不少无法降解,这些药品包装因数量太少而既无法按废品出售,又不能改作其他用途,用完后绝大部分患者都会随同生活垃圾一块扔掉,扔得多了,自然就会污染环境。

  为此,市民呼吁,在国家为月饼,粽子等豪华包装瘦身之后,也该为药品、保健品包装“瘦一下身”了。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