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下进口药和藏药的市场分析

2009-04-13 11:46:06    来源:  作者:

  新医改下的跨国药企:高价和市场的尴尬权衡

  新医改方案呈现了一个广阔的基层医疗市场。素来注重三甲医院营销、药价高昂的跨国药企,遭遇了如何解决高价位和扩大市场容量的难题。

  千呼万唤的新医改方案历经数次“难产”终于公布了。

  看到反应热烈的市场和舆论,王华(化名)难以放松。“接下来,公司会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确定一些更具体的可操作对策”,作为某跨国药企中国区的市场部经理,围绕新医改方案出台,王华和他的同事投入了太多的精力。

  外资的举动耐人寻味。一直以来,外资药企以高价药品打入中国最高端的三甲医院,而后坐享高利润带来的“滋润”生活。但新医改方案向农村、社区基层医疗和基本药物的政策倾斜,将可能改变这些“洋巨头”的美好时光。它们需要重新排兵布阵。

  谁是敲门砖

  在新医改制定和争议如火如荼之际,近日,诺华集团旗下非专利药(又称“仿制药”)子公司——山德士公司全球CEO乔杰夫把新上任后的首次出访放在了中国。对于这次敏感又肩负更多使命的出行,他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2009年山德士在中国将引进更多非专利药品,同时大力扩展渠道。诺华集团对于山德士今后在中国的发展寄予厚望。

  作为诺华集团的非专利药业务部,山德士是全球第二大非专利药公司。2008年山德士全球销售额达76亿美元,占诺华该年度销售总额18%。

  针对新医改方案出台将带来医药市场的巨大变化,诺华没办法不把山德士放到战略位置上。早在半年前,诺华中国区总裁李振福就曾意味深长地表示,跨国制药公司倘要参与中国基本医疗,更多的是在非专利药领域,并称诺华将会进行此类努力。

  和外资药企一直倚重、并占据其销售额半壁江山的专利药相比,非专利药的研发费用低、审批程序简单、价格低廉,更具性价比优势。

  而根据新医改方案,到2011年将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所谓基本药物,是指结合我国用药特点确定的药物通用名目录。具有价格合理、使用频率高等特点。这意味着,更具价格竞争力的内资药将迎来市场良机,而高价的外资药则境遇尴尬。

  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将全部纳入基本医保报销目录,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全部配备使用。也就是说一旦进入该目录,就意味着药品的市场覆盖面有了保证。

  “国家对基本药物实行微利定价等原则。所有被收载品种的价格将被严格限定,不会轻易涨价。”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高层透露。

  这对素来注重三甲医院营销、且以高价位“洋药”为主打的跨国药企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尽管这些“洋巨头”一直试图拓展基层医疗市场,但受制于价格因素,它们生产的中高价药物很可能无法拿到进入这一市场的敲门砖。

  压力还来自于大量品牌药专利即将到期。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球有35种专利药到期,820亿美元的专利药空间腾空。跨国药企已很难维持业绩增长势头。

  “转战”非专利,成为跨国药企发展不约而同的战略选择。除辉瑞、诺华等巨头采取动作外,英国制药集团葛兰素史克也正在与印度仿制药公司PiramalHealthcare就收购事项进行磋商,以期做大旗下非专利药市场。

  插手基础医疗蛋糕

  新医改催生的基层医疗市场,对许多药企来说,无疑是个金矿。而社区医院和农村市场则成为跨国制药企业眼中的下一个“蛋糕”,也正因此,众多跨国药企一改往日只重视三甲医院的营销,转而向基层拓展。

  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指出,有志于拓展社区和农村市场的企业,必须通过大规模生产取胜,以压低价格空间。换言之,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同时也意味着企业丧失了对价格的决定权。

  这对跨国药企而言,显然是一种两难局面—— 一方面,它们不愿意放弃药品的高价,但同时,它们又希望能够在新医改倚重的基层医疗市场有所斩获。

  包括诺华在内的跨国药企“转战”非专利药,希望能获得价格上的优势,以跻身中国医疗改革盛宴。但摆在它们面前的现实难题是:在供给上,中国非专利市场的竞争激烈,本土药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中国有6000多家制药厂,其所生产的药品品种95%以上都属于无任何专利权的仿制药。这些药企们生存下去正是靠价格优势和营销能力。

  尽管山德士全球CEO乔杰夫一再强调产品的性价比不同,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外资药企生产的非专利药品产品并不具备价格优势。价格高企必然妨碍其与本土企业的竞争。

  乔杰夫在采访中坦承,未来要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必须通过本地化生产降低成本,并与终端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山德士正在有计划地扩大工厂的产能,规划将中山工厂建设成其在中国的制药生产基地,此前,山德士在中国的销售主要依靠进口。山德士中国区CEO 彭浩云称,山德士在推广时将会走“学术推广”的路子。

   “医药分家” 藏药产业面临洗牌

    [要点] 根据新医改方案,我国将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应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满足患者需要。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新医改方案提出了医药分开和建立基本药物目录,那么这会对西藏藏药产业有什么影响呢?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对民族医药来说,“医药分家”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藏药产业将面临洗牌。

    [藏药现状]

    药厂多 资源有待整合

    药费在医疗支出中占很大比例,为了让患者在这方面少花钱,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要遏制药价虚高,改变“以药养医”模式。那么,西藏生产的藏药存不存在药价虚高的问题呢?

    “由于药价虚高,目前国家在政策上都会尽量往下压,以减轻百姓用药负担,不过这主要是针对西药和中药。”对于藏药的价格,自治区藏医药产业发展协会副会长、自治区藏药厂厂长贡嘎罗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除了一些贵重药品外,藏药的价格其实并不高,“因为藏药材越来越贵,而药价没变。比如藏红花,去年的收购价是七八千元一斤,而现在已经达到一万四、一万六一斤了,基本上翻了一番。可是成药的价格没办法涨。”

    “所有国字号的药品都是先由企业算个成本价,然后由自治区发改委审核定价,一般不可能改变。”贡嘎罗布认为,西藏藏药企业太多,竞争激烈导致运营成本增加,亟待整合。

    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美国仅有10多家制药厂,而我国有6000多家。“这么多药厂就存在一个资源配置和重复建设的问题,西藏藏药企业现在的情况其实就是全国药品市场现状的一个缩影。同类品种重复生产,比如传统藏药里的二十五味珍珠丸、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三个品种,四五家药厂都在生产,这是浪费资源,整合势在必行。”贡嘎罗布说。

    [基本药物目录]

    民族医药品种能否进入

    新医改方案明确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将在4月底公布。

    记者从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截至目前,西藏共有23个藏药品种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113个品种被列入西藏自治区基本医疗和工伤保险品种目录。对于基本药物目录中会不会有藏药品种,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说:“基本药物目录由国家确定,现在正在制定,有没有藏药品种还不好说。”

    原来的医保品种会不会直接被列入基本药物目录?国家会不会将一些民族医药品种纳入基本药物目录?对于这些问题,贡嘎罗布说:“以前是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的药品不见得是医保品种,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以后的基本药物目录品种都是医保品种。而且原来的医保品种不会直接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因为这次调整,将大幅减少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以杜绝同类产品。”

    据介绍,今年年初,西藏几家大的药品企业负责人在自治区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到北京与相关部委商谈过民族医药品种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问题。另外,前段时间,国家民委也在北京召开会议,专门讨论这一问题,但结果尚未出来。

    贡嘎罗布说:“在民族医药中,藏药算比较规范的,而且相关配套文化也能跟得上,药效也已经被内地许多百姓所认可。藏医藏药作为国家医学宝库的组成部分,应该走出去,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所以我觉得应该让一些藏药品种进入基本药物目录。”

    [医药改革]

    藏药企业面临挑战

    “从企业发展来说,你的产品能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就等于多了一个市场。但同时,新医改对藏药产业将是一次大的洗牌,一些小规模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贡嘎罗布认为,医改对藏药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因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企业来说,你不得不去动,不得不去改,不然就生存不下去。”

    据了解,早在2004年,西藏藏药企业负责人就一起商讨过藏医药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过走集团化道路的想法,但由于牵涉各方利益,最终未能实现。

    1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贡嘎罗布也提到了2004年的那次商讨。 “当时大家的想法是,把大家的药品批号、品牌和商标进行评估整合,但可惜未能达成一致。”

    “目前,西藏共有19家藏药企业,有的生产线过剩,而有的生产能力又不够,其实可以进行整合以后再合理分配。企业名称可以借鉴哈药集团的模式,比如可以叫藏药集团一厂、二厂,以此类推。”贡嘎罗布认为,藏药企业只有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才能做大做强,而且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把药价降下来。“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藏药企业才能在新医改催生的医药市场‘蛋糕’中分得一块。”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