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药单独定价的质疑和争议

2008-12-10 11:34:42    来源:  作者:

  为了说明原研药单独定价的合理性,萧滋杰列举了跨国药企生产和管理成本高企的实例。他称,即便是生产同一个通用名药物,跨国公司在生产的硬件和软件上都比大部分本土药企投入大,同时药品上市后的监管和再评价等工作也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这些都是大部分仿制药商尚未顾及的。

  但在内资药企看来,成本即便略有提升,也不足以体现出数倍的价格差。

  “原研药和仿制药在原料、工艺、生产水平上的确存在差异,但都是经严格检验的合格药品,出现这么大的差价正常吗?”一位内资药企的人士表示。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更强调说,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比较完善,专利期药品享受单独定价无可厚非,而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却仍享受单独定价的“超国民待遇”,在法律和道理上都讲不通。

  渐进式改革

  原研药和仿制药的价差缩减势在必行。但RDPAC认为,目前中国原研药的价格总体而言较为合理。目前的价差,不是原研药价格过高,而是部分仿制药价格太低。

  数据显示,中国原研药出厂价格是发达国家的50%,是亚洲新兴市场价格的70%。由此可见,原研药的绝对价格并不高,但国内药品市场近75%为仿制药,无序竞争加剧了仿制药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又经历了发改委24次降价,中国仿制药的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差异悬殊。

  萧滋杰对记者表示,缩小二者价差的方式应该是提高有质量的仿制药的价格。

  “质量高的仿制药的价格应该提上来,而不是一定要让原研药降下去。”他表示,原研药的单独定价政策对提高药品质量和产业的创新研发具有推动。单纯的降价既不解决问题,也不利于鼓励企业提高质量意识、重视药品安全生产,更不利于鼓励研发和创新。

  他一再强调,原研药在处方药中只占10%的份额,不是解决药价问题的关键。希望政府能够继续保持原研药单独定价政策。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