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革新:药价已经降到位了 “药价虚低”困扰企业

2012-03-07 15:17:32    来源:  作者:

  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药价虚低令企业苦不堪言

  3月4日,由中国医药(600056,股吧)企业管理协会等23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四川科伦药业(002422,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革新在会议上表示,目前我国“药价虚低”已成为一种常态,很多企业都苦不堪言。

  刘革新指出,大批的产品通过几十次的降价,发改委已经把它降得很到位了。基本的产品又是在一个过度竞争的市场。个别的天价药不是行业的趋势,不是普遍现象。刘革新提出,改革不能违背常识,他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我国药价虚低已成为一种常态,这是不合理的。

  “在全国各省的砍价的过程,一只青霉素只有0.17元,6支才能够买一份最便宜的报纸。6只80万单位的青霉素才能买一份报纸,如果我们把这个现象告诉老百姓,老百姓就真正的知道,药价有点虚低了。”

  另外,刘革新还提到,目前医改的关键问题是政府改革之后,表现为医疗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采购机制,综合改革不配套发展不平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些省份医改变成了药改,药改变成了机改,机改变成了价改。这样一些越来越简单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他指出,唯有同时推进各项体制改革,才能保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从一些客观数字上来看,目前医药行业还未成为国家极为重视的支柱产业。”刘革新说,“究竟有占GDP多大的份额投入了我们的社会保障?医药至少应该占GDP的多大比例,才能够成为国家极为重视的支柱产业?”。

  新闻链接:“药价虚低”危害大 合理价格才能确保质量

  “药价虚高”尚未淡出人们视野,眼下,有的地方基本药物竞标中出现中药“超低价中标”折射出的“药价虚低”现象又使人心生忧虑。在中国中药协会日前召开的研讨会上,专家指出这一“药价虚低”现象对中药产业危害甚大,应引起足够警惕。

  当一包板蓝根原辅料的市场成本价已达3.7元时,同样一包板蓝根颗粒中标价却仅为1.4元,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中药质量可靠吗?还能治病吗?低价,为消费者所期待。但如此低于药品原料价格的低价,人们有上述疑虑是正常的,进一步的担心必然是:企业会不会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获取利润?

  因为,与以化学原料为主要成分或从天然产物中提制的西药不同,中成药以中药材为原料,而中药材受制于气候、环境等因素,比如中药材是否道地会使中成药的药效差别较大,也就形成了中药材道地与非道地间的较大价差。药价过低,自然迫使企业放弃道地药材而以劣充好或以假充真,直接影响产业链上游药农的积极性,难免有“谷贱伤农”之虞,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整个中药产业链条的扭曲。

  “修合无人见,诚心有天知”是很多百年老字号中药铺的宗旨,中医药文化向来沉淀着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诚信”。据闻,有一些老牌企业的经典中药因市场价不能弥补成本,又不愿降低质量,已停止生产,退出基本药物目录。此种现象的发酵,不仅会使百姓吃不上这些好药,也将导致中药产业出现以劣逐优的后果,中医向来医药一家,中医药事业的整体声誉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近年来,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治理“药价虚高”,“虚低”也许是一些企业应付政策以取得竞争优势的临时对策。但从中药产业整体利益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审视,此举实为不智,不仅误其自身,受到行业唾弃,累及整个中药产业乃至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还将最终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药品关乎民生,“药价虚高”固然需要遏制,但不能影响到百姓用药的安全和疗效,群众利益才是根本。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药价虚低”现象,招投标时不要为了治“虚高”而简单地价格“一刀切”;同时完善中药质量检测标准,更好地监管其原材料的成分、含量与优劣。从而在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还中药招标一个合理的价格。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