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虚低 低价药最终损害老百姓

2011-01-24 18:19:30    来源:  作者:

  医卫界委员“涨声一片”:低价药最终损害老百姓

  “大家都呼吁降价时,我就呼吁涨价。”

  ―― 医卫界委员许淑清直言

  南都讯记者刘晓燕老百姓盼望医疗费用降,多位医卫界委员却“涨声一片”:涨中医院医保定额、涨诊疗费、涨低价基础药品招标价、涨中成药定价……参与分组讨论的副省长雷于蓝说,价格体系的建立正在研究。

  委员许四虎在提出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的同时,建议提高诊疗费,以体现医护人员的服务价值,“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调整收费结构,借此消除医院特殊诊疗、特殊病房等变相收费。”他说,这个结构如何调整,广东可以为全国提供一个示范。而委员涂瑶生则直接提出了给中医院的基本医疗保险定额太低,对比西医院不公平,因为中医院往往没有设备检查费可收,也没有什么设备治疗,诸如针灸、推拿等手段都是靠医生手工完成,因此希望提高定额。

  “现在社会上有蒜你狠、豆你玩的新词,还有个药你命。”委员李楚源说,由于原材料的大幅度上涨,导致中成药的成本变得非常高,所以在有些基础性的中成药上,有药价虚低的现象,比如牛黄解毒片,按照处方生产出来,成本约0.3元,但有厂家投标时就投了0.1元中标,还有板蓝根的成本为0.3元多,最后中标价格为0.12元,厂家虽然中标了,但亏本的生意不肯做,这就导致不少低价药消失在市场中,损害的还是老百姓的利益,因此,他希望营造一个合理公平的环境,给这种低价药涨价。

  而委员许淑清则直言自己呼吁涨价,她说:“大家都呼吁降价时,我就呼吁涨价。”作为一家药业集团董事长,她也是从目前中药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角度谈药价,如果中成药的价格压得太狠,正规的大型生产企业无法承担,会导致中小企业非法偷工减料,损害的还是老百姓。

  面对“涨声”一片的建议,参会的副省长雷于蓝说,药品的价格体系的建立正在研究中,她认为,药价是虚高还是虚低,各方面看待的角度不同,关键还是要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让老百姓少自掏腰包。

  相关新闻:药价“虚低”谁得利

  “价格自杀”是典型的“劣币驱良币”,虽然招标“成绩单”很美,但老百姓未必能受益。在药品招标中,降价的矛头应该直指进口药。惟其如此,才能抓住要害和根本

  最近,一位医药企业家反映:某省在国家基本药物招标中,出现了中标价低于成本价的“药价虚低”现象。例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中标价是每克1.25元,而中标厂家的成本价是1.57元;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中标价是每克1.26元,而中标厂家的成本价是1.46元。

  降低“虚高”药价,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如果药价低得离谱,甚至违背了价值规律,就值得深思了。

  业内人士称,国产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本来就属于“廉价经典药”,利润空间已经很小。在原材料纷纷涨价的情况下,企业维持原价已经不易,再大幅降价,必然进退两难。事实上,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做亏本买卖。企业既要维持“虚低”价格,又要保持盈利,唯一的办法就是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显然,这与招标的目的背道而驰。

  药品招标的本意是为了降低“虚高”药价,而不是一味求低,越低越好。一个合理的中标价格,应该既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又考虑药品的生产成本和企业的合理利润。如果听任企业互相杀价,恶性竞争,最终牺牲的将是药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目前,很多地方在基本药物招标中,出现一个误区:即以低价位为先决条件,不考虑企业的规模和品牌,只考虑价格因素。其结果是,有良知的企业因不愿降低质量,投标价往往偏高,最终成为输家。而一些工艺水平较低的中小企业倒是看准机会,不惜低于成本报价,屡屡成为赢家。于是,国家基本药物逐渐向中小企业集中,虽然价格低了,但质量也差了,疗效大打折扣,最终吃亏的还是患者。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