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过低当心出现合格的假药

2011-06-23 21:13:25    来源:  作者:

  低价药难收成本 药企称“卖不起”

  “为了保证质量,我们放弃了6个中标品种!”昨日上午,在湖南新汇制药有限公司包装车间,湖南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药品行业行风评议员等26人,一同前来观摩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同时,对老百姓关注的药品安全问题、药价虚高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如何确保真空包装不漏气”

  据省药监局副局长饶健介绍,这次邀请部分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行风评议代表和普通消费者代表到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观摩摸底,目的是了解我省药品质量安全状况。

  “我关注的是,如何能保证在生产过程中,每个真空包装都不漏气?”21日上午,在湖南新汇制药有限公司包装车间,省政协委员、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绍勤,详细咨询了真空包装工人在作业过程中的一些情况。相关人员介绍,一粒药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才能成为成品,任何一个细小环节都不能有半点闪失。

  “药价过低,如何保证质量”

  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307种药品中,有很多品规的药品价格比以往要低很多,价格低了质量能保证吗?对群众担心的这一问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很揪心。

  “我们公司中标了11个品种,但放弃了6个,为什么?”湖南新汇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述金说,价格太低,如果按标准生产,我们连成本都收不回。如板蓝根、阿司匹林肠溶片、蛇胆川贝液等,因为中标价格比实际生产成本还低,企业如果不放宽质量标准,亏本在所难免,“我们不愿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又没有实力承担亏损,于是我们选择放弃生产。”

  何述金称,今年5月,“普药大王”蜀中制药被爆涉嫌用苹果皮做板蓝根,个中原因与药价低成本高不无关系。现行的药品招投标特别是基本药物招投标过程中,“唯低价趋势”已严重影响药品质量。他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注意,既解决百姓“看病难、吃药贵”问题,又要防止唯低价中标、药品质量难以保证,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问题。

  “国家应出台措施,补贴或者扶持相关企业,专门生产物美价廉的廉价药品,以免出现廉价药在市场上消失的尴尬局面。”省政协委员、长沙生殖医学院院长刘习明教授建议。

  相关新闻:最低价中标催生“合格的假药”

  由于担心蜀中制药事件将再次给整个中药行业带来巨大的诚信危机,广药、康恩贝、神威等主业涉及中成药的企业纷纷站出来,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及诉求。

  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认为,监管部门应对造假企业“狠打”。广州中一药业董事长吴长海在赞同业内企业应加强自律的同时,认为政府应该正视基本药物“成本和质量在打架”的问题。他表示,在目前的定价及招标制度下,成本和质量两者之间,企业必须做出取舍。而“一旦企业选择抛弃质量,受损失的不仅是患者,还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医改事业的成败”。因此,有必要建立质量成本价格体系,将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引入基本药物招标和定价机制。

  据与会企业介绍,对于上述质价隐忧,国内医药协会曾组织企业向国务院医改办提交意见,希望修改“最低价中标”这一处,把“最”字去掉。医改办领导批给发改委研究,最终发改委认为是利益集团的声音,没有采纳这一意见。

  “不幸的是,我们当初的观点和预判,今天全都被言中了。”宋瑞霖如是评价蜀中制药事件。

  由于“最”字最终被保留,目前各地基本药物招标中,“唯低价是取”现象普遍存在。而正是这一导向,促使蜀中制药走上了低价中标的“不归路”,并最终被收回了中药生产线的G M P证书。

  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赵博文称,在“唯低价是取”的大趋势下,目前正在全国推广的安徽基本药物招标的“双信封”模式,实际执行情况是,在一些地方已经严重走偏而成了“单信封”制。

  所谓的“双信封”就是经济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两大标书。药企只有通过经济技术标书之后,才能进入商务标书中拼价格。但由于“70%的企业都能通过经济技术标”,所以最终还是报价最低者中标。

  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对全国基本药物招标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全国基本药物中,1元以下的占30.3%,1-5元的占33.3%,5-10元的占10.7%,药品价格已经可以说压到很低。赵博文为此担心:“在降幅排名成为基本药物招标的功绩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攀比心理已经开始引发连锁反应。”

  浙江省曾组织专家,对安徽中标的复方丹参片和牛黄解毒片两个品种各规格进行过测算,最终认定其中标价尚不及成本价的三分之一,导致品牌企业几乎全军覆没,不能进入安徽基药市场。“招标把好的药都淘汰了出去,却为假药劣药打开了一扇输入的门。”赵博文如是说。

  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部分企业生产的药品其实存在两个标准,一个是G M P标准,另一个则是国家药典标准。由于后者实际上为国家对药品质量的最低标准,且我国药典标准对中成药的检测方法不尽完善,加之药监局不可能每天都去检查企业是否如实按照G M P标准展开生产,这就给部分投机企业留下了低价生产合格假药劣药的机会。而这也正是那么多明显低于成本,甚至低于原材料成本的药品堂而皇之进入基本药物招标的目录并中标的奥秘所在。

  “真不二价、价二不真。合理的产品有一个合理的成本,一个合理的价格。中标价明显低于成本的,肯定掺了假,因为唯有如此才能更加便宜。这种产品一看就是假药,或者说是‘合格的’假药。但我们始终认为,有些企业或许能够逃过法眼,但最终一定会遭天谴。”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就此直言。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