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新医改 落实十七大精神是根本

2011-03-04 17:49:50    来源:  作者:

  2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出席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李克强在会上发言指出:2011年是医改的攻坚之年,要努力实现全民基本医保,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拓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他还表示,今年要继续加强县医院建设,推动综合改革,消除以药养医,控制医药费用。

  秉承“保基本、强基层”的方针指引,医改可谓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社会领域的重要改革。实践证明,随着医改的稳步推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提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13亿人病有所医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基层医疗建设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基层医疗硬件设备的短缺、资源配比不平衡以及人才匮乏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从医疗设施的“硬件”而言。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以及卫生资源人均占有量都存在一定的地区差距。卫生部在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东中西部地区千人口医院床位比例虽然从2005年的1:0.79:0.79缩小到2009年的 1:0.83:0.84,但仍有不小的缺口。此外,从医疗设备设施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设施短缺的问题尤其突出,一些乡镇、县城医院常见的检查诊断设备配置不齐难以满足广大群众及时诊疗方便就医的要求。

  从医务人员的“软件”而言。医疗卫生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一大问题。2009年底,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为553.5万,相对于近百万所各级各类卫生医疗机构而言比例严重不足。同时,面对上亿基层群众看上病看好病的需求,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急需的全科医生数量也严重不足。

  药企联名呼吁医改落实十七大精神 提出五条建议

  真正落实十七大精神

  正确促进医药卫生改革的五条建议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然而,自2009年至今,在医改推进过程中,很多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具体做法,或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存在严重脱离实际,或与中央精神相矛盾、实际上无法操作,或操作结果有悖改革初衷甚至回归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做法,没有遵循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改革方向,违背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贯彻“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基本精神。

  毋容置疑,是否切实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是新医改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特提出如下五条建议。

  一、切实推进管办分开。管办分开是新医改成功的关键。

  管办不分开,医改不可能成功。中央政府应该明确指出,管办分开的正确含义是将对医疗卫生的行业监管职能和公立医疗机构的政府举办职能分开,分别由没有隶属关系的不同政府部门行使,以保证相关政府部门能够客观、公正、中立地行使行业监管职能。

  目前的卫生行政部门专司医疗卫生行业监管职能,公立医疗机构的举办和人财物管理职能交由和卫生行政部门没有隶属关系的其他政府部门,是“管办分开”的真实含义。那种将行使公立医疗机构举办和人财物管理职能的“医管局”放在卫生行政部门内部的做法绝非真正意义上的“管办分开”,而是假借“管办分开”之名行拒绝“管办分开”之实。这种弄虚作假的“管办分开”会彻底葬送新医改。

  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成都市将行使公立医疗机构举办和人财物管理职能的医管局和行使医疗行业监管职能的卫生局分离的做法是积极探索“管办分开”实现形式的一条有效途径;宿迁市将所有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从而使得卫生局事实上不再拥有医疗机构举办和人财物管理职能的做法是积极探索“管办分开”实现形式的另一条有效路径,神木县只保留一家公立医院,大力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形成充分竞争的医疗服务市场格局的做法也是积极探索“管办分开”实现形式的一条有效路径,高州市实施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赋予公立医院充分的人财物和分配经营自主权,同样还是积极探索“管办分开”实现形式的一条有效路径。相关中央政府部门尤其是卫生行政部门应该认真学习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经验,充分尊重地方政府的首创精神,不应该利用行政权力干扰甚至阻挠各地在“管办分开”方面的积极探索。

  二、大力推广广东高州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赋予公立医院充分的人财物和经营分配自主权,真正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

  医改方案明确提出“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然而时至今日,公立医院改革仍然停留在原地打转,十六个试点城市均无实质性进展。有些地方甚至名为改革实为开历史倒车,错误地把公立医院“改革”理解为单纯的增加“国家投入”,“财政拨款,建机构、养医生”,“不增加财政投入就无法推进改革”,这种做法最终的结果是“绑架”国家财政,倒退回国有事业单位平均主义大锅饭体制,不仅无助于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还会进一步加剧人民群众的看病难困境。而高州医院的成功经验表明:公立医院究竟能不能改革,改革之后有没有成效,同“政府补偿”的多少没有什么联系,公立医院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能否真正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原则,能否切实推行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能否给予公立医院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收入分配自主权和经营自主权。能否让公立医院切实获得独立法人地位。“高州模式”的经验告诉我们,推进去行政化,给公立医院更多的自主权,就能还患者更多的满意,就能切实缓解人民群众的看病难和看病贵困境。坚持去行政化的原则,公立医院的改革就能大踏步前进;阻碍去行政化的实现,公立医院改革必然会举步维艰。

  鉴于公立医院改革是本轮新医改成败之根本,我们不得不大声疾呼:谁在继续反对管办分开和去行政化,谁就在有意阻挠新医改!把增加政府直接投入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前提条件,将使医改再次“基本不成功”。为此,我们特建议,在全国大力推广高州公立医院改革的经验。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