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新兴市场对跨国药厂颇具吸引力

2011-01-06 17:35:13    来源:  作者:

  研发和人力优势  

  在欧美等国,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和公司中的亚裔人才非常多,这与亚洲国家重视教育、留学生数多不无关系。仔细观察大药厂、生物技术公司以及学术研究机构的研究主力可以发现,中印日韩等国的科学家比例极高。近几年美国经济不景气,药厂并购裁员频频,导致亚洲国家出现“脑力回流”现象。中国和印度投资环境改善和政府大力支持,也吸引了不少高端人才回国创业。由此,大药厂也意识到,到这些新兴国家建立研发机构势在必行、大有可为。

  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增大研发投入,有利于在这些国家的新药研制和上市。更重要的是,可以配合全球性的研发创新活动,提高研发效率和产出。这对所有大药厂都是很紧迫的,尤其是全球化临床研究成为趋势,以往那种在每个国家和地区分批进行重复临床试验的做法,将逐渐被ICH指南所推荐的全球性临床试验统一标准的方式所取代。在新兴市场加大研发投入和资源整合,成为大药厂必须考虑的重要策略和布局。谁都不愿意被拉下掉队,让竞争对手占据太多先发优势。  

  新兴市场争夺战  

  其实,在进入新兴市场方面,各大药厂并非处在同一条起跑线。

  根据IMS的统计数据,在新兴医药市场的争夺战中,有的跨国医药企业早已布局。新兴市场销售份额最高的是拜耳(14%),其次是赛诺菲安万特(8.8%)、先灵葆雅(8.7%,已被默沙东收购)、诺华(8.3%)、勃林格殷格翰(7.7%),其他大部分企业只有4%~5%的份额。动作迟缓或比较保守的比例更低,如安进和武田,只占有0.1%的市场份额。

  如何提高市场份额和话语权,是大药厂一直在探讨的话题。有选择地进行并购无疑是最佳路径之一,也是过去几年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新兴市场的药品销售份额会继续攀升,在这些市场的并购、合作交易也会更频繁,竞争还会加剧。只有那些重视人才、讲究策略、善于联合当地资源的公司,才会在未来新兴市场的争夺战中胜出。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