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五肽’这种药,社区医生确实接触不多。”大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曹松华说,在社区注射药物一般都要医生处方,但不排除有些医生因为跟患者关系好,加上对药物熟悉,就打了“人情针”。但一旦出现医疗事故,医院和医生都要承担责任。
至于徐女士提出愿写“后果自负”的书面证明,胡晓翔说,从法律上讲,这种“证明”是没有效力的。
切实解决“药价虚高”问题,尚需真正实现“医药分离”
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刘平告诉记者,现在医院确实有些病人拿到医生处方后不在医院药房拿药,徐女士的“省钱”办法并非个例。
曹松华说,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对接转诊,是个很好的方向。不过,目前“从下往上转”多,“从上往下转”少。而即便“转”起来,能省点挂号费、检查费,降低药费效果还不明显。“社区卫生机构已推行基本药物‘零差价’,对降低‘药占比’起了很好的作用。但大医院使用基本药物的比例还很有限。”曹松华认为,基本药物目录可以再扩大,另外,大医院使用“基药”的比例应提高。
“长远来看,改变药价虚高的现象还是要靠‘医药分离’。这可能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我市一位医疗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