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药越来越难买了 很多廉价药其实挺好的

2010-08-26 23:38:44    来源:  作者:

  第四中心医院药剂科主任李昌军曾多次参与了天津市药品集中采购的评标工作。据他介绍,天津市的药品招标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天津市联席办公室组织相关会议,确定本年度集中采购程序,然后通过中介机构,也就是政府采购中心,将药品招标的通知发放到各个药品厂家,各厂家将自己生产的药品名称、规格等相关材料递送政府采购中心。接下来,会从专家库中随机选择一部分专家对药品进行评审打分。李主任说,专家对药品打分分为主观分和客观分两部分,其中,主观分就是专家本人根据对该药品曾经使用情况和质量情况等,给出一个分数。占大部分比例的是客观分,因为有明确的标准、细则,所以既公平又公正。还有一项过程则是评标、议标,对于同一个品种有多家企业生产的进行评标,对于同一个品种不够三家企业生产的进行议标。“议标主要是针对价格较高的药品,对于廉价药品,基本上就不压价了,也是怕价格太低厂商不供货。”李主任说,但即使这样,每年都会存在企业药品中标但无法保证供货的情况。根据近年来的统计看,天津市每年约有10种廉价药品不好采购,也就是虽然中标了,但药品企业无法保证供货的现象。

  ■ 医生说法

  要说疗效,很多廉价药其实挺好的

  临床医生表示,廉价药中的一些“老药”因为毒副作用大、效果差被逐渐淘汰,但有相当一部分廉价药的效果是很好的。廉价的青霉素对感染性疾病很有效;强心剂西地兰价格便宜,毒副作用小,而且还可以治疗心颤等疾病。

  被打入“冷宫” 廉价药错在“便宜”?

  廉价药为何在市场上越来越少?对于这个问题,医院和药厂给出看似针锋相对却又默契十足的回应,药厂说,医生不愿意用,廉价药没市场;医院说,药厂没利润,不愿意生产。正是在这种你也不情愿我也不情愿的默契中,廉价药成了不受待见的药品,被医院和药厂打入了“冷宫”,而它最大的错误竟是在于“太便宜”。

  ■ 医院

  没有“操作空间”,药厂不给我们供货

  “有媒体报道,廉价药越来越少都是医院的责任,我觉得这样说太片面。”李主任表示,公立医院与药品零售企业相比,公立医院把持着全国八成左右的药品销售终端,药品零售企业占两成。所以说,面对众多药厂和经销商,医院处于买方垄断地位。但是,就目前各大公立医院来看,都在压缩药品的收入,医院更希望的是提高临床治疗的收入。

  此外,如今医生的收入,无论是基本工资还是奖金,都与开多少药没有关系。而对于开药过多的医生,还将有措施进行调查。以第四中心医院为例,为使住院部药品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该院充分发挥药事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药师的作用,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随时督查、点评、整改、通报,对使用较多的前五位药品采取削尖措施。同时,又将目标转向了门诊,将药品比例考核到每名有处方权的医生,力争尽快将指标控制在卫生局下达的指标内,努力使收入结构趋于合理。

  “我们最近一直和厂家沟通,希望买到硝酸甘油,但是中标的企业却无法供货。”李主任说,现在找不到廉价药,与药品生产企业不生产或缺货有关。当然,不生产廉价药也和市场是相关的,药品价格过低,“可操作”的空间小,也是药品生产企业、经销商,甚至医生抛弃廉价药的原因。

【内容导航】
第1页:短缺廉价药中,30元以下占一多半 第2页:很多廉价药其实挺好的
第3页:没有“利润空间”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