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招标制度未能解决药价高问题

2010-03-12 20:06:28    来源:  作者:

  因此,更让人担忧的是,药品招标制度甚至渐次演变为相关主体谋求自身利益的腐败渠道。例如,一些药企为了在招标中取胜,将研发的资金用于向招标机构“公关”的经费,如此短视行为极大地弱化了企业的成长潜力。又如,为了保证本地纳税大户药企的市场份额,一些地方卫生部门擅用招标权力,单方面向外地药企设置门槛以阻挡其进入本地市场。

  可见,招标方“失职”是导致药品招标制度漏洞百出的主要原因。追根溯源,这是作为药品采购委托方的病患与作为代理方的招标机构利益诉求不同所导致,因为药品价格越高,医院的加成利润空间可能会越大。所以,药品招标制度改革的关键还在于对招标方的选取上。对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在药品流通领域的一些经验。

  在美国有数十家药品福利管理机构(PBM),它们由独立的药物福利机构或大型商业保险公司组建。药品福利管理机构作为各社会机构的代理方直接向制药公司订购大批量药品,并为参与该计划的机构内人员提供资金支持,与其共同分担药物费用。此外,作为批发采购商和长期用货单位,药品福利管理机构熟悉各类药品成本,能将厂家的药品售价尽可能压低,为消费者带来实惠。

  以此看来,我国药品招标方当由独立第三方或者与患者利益相一致的机构来担当。可以考虑建立行政部门监管下的全国药品招标网络平台,并将其日常运作委托给对药品专业较为熟悉且专业的人寿保险机构。通过公开投标信息和专业机构反馈,来公平药企的投标环境,及时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让招标机制发挥出最大的绩效。

  买药贵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病患,也是医改主攻的核心症结。前期实施的药品招标制度现实操作的失灵,更加让相关改革陷入尴尬。借鉴美国经验,重新寻找药品需求方的代言人也许能够让招标制度恢复活力。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