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降价中低收入群体感受最明显

2009-11-02 22:52:55    来源:  作者:

  实际上,世界各国,从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前的英国,到前苏联,到中国改革前的公立医院,只要是政府以行政化的手段把公立医院养起来,不管养的钱多不多,够不够,公立医院的表现都不好。一般来说,医疗服务排长队是家常便饭,看病治病是很难的。倘若实行公立医院行政化的地方不允许民营医院存在,那么情形就会更加糟糕。这也难怪我们医疗界的一些人大代表居然说“看病难”根本不是问题,因为“看病难”几乎是全球性的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不例外。

  生活观察:基本药物价格调整能否解决"看病贵"?

  为药价虚高“去火”,为百姓看病买药“减负”,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近日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由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价格涉及296种药品、2349个具体的剂型规格品种、3000多家企业,与现行政府规定的零售指导价相比,有45%的药品降价,平均降幅12%左右,6%的短缺药品价格有所提高……

  如此大规模的价格调整,让人们在感受到政府解决看病贵的努力和决心的同时,也拭目以待此次调整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明显效果,能否真正解决“看病贵”问题。

  普惠全民,中低收入群体感受最明显

  记者在药物价格调整的当天和之后几天分别走访了位于南京路上的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和位于淮海路的上海药房等几家零售药店,人们普遍对基本药物价格调整持欢迎态度。

  第一医药商店处方药柜台的营业员胡玉凤说:“我们商店在第一时间就调价了,多数药品是降价,虽然没有出现顾客踊跃争购、销量大增的现象,但是大家都认为这是件好事。”

  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格表》,位于徐家汇繁华地区的上海汇丰医药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天寿堂国药号将店内的132个品种做了价格调整,中成药品涵盖清热解毒、呼吸道、补益类等,西药品种涵盖抗生素、心脑血管、胃肠道、呼吸道等,如板蓝根每盒从15.50元降低到10.08元,清开灵从19.10元跌至15.10元,阿司匹林从6元跌至2.90等。上海汇丰大药房有限公司经理助理张晨池告诉记者:“有些药品的降幅达到了6成以上。”

  位于淮海路上的徐汇区中心医院每天要开出约1500张处方。医院药剂科负责人毛士龙副主任药师告诉记者:“看病买药已经成为不少家庭固定的消费支出,不管经济条件好坏,吃药都是‘硬杠子’。对于上海多数医保参保人员,可能感受到的变化不是那么大,一张处方个人自付只少几角或几元钱。但是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没有医保、药费全部要自付的群体,常见病、慢性病多发、医药费总额可观的老年群体来说,可以感到比较明显的优惠。”

  有降有升,避免药品“降价死”

  记者了解到,在乐观和欢迎的基调上,也有不少群众对推行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实际效果持谨慎态度。“我国大大小小的药品降价已经许多次了,可是大家普遍感觉药价还是贵。”在一家国际知名药品销售企业公共事务部任职的张贝丝表示,追逐利润是药企的“天性”,特别是我国国内数千家药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竞争空前激烈,生存的压力迫使他们对利润的追求更加迫切。“关键是要通过科学定价和监管,确保药品生产销售企业利润在百姓可承受的合理区间。”张贝丝认为。

  “我国药物的销售渠道‘大头’在各级各类医院,部分医院医生出于利益驱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会避开‘基本药物’,向病人推荐新药、贵药,引导百姓选择回扣率高的药品。”一位业内人士称:“在上海等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城市,百姓看病吃药的‘标准’‘要求’相对较高,价格杠杆的作用也相对有限。因此,老百姓感受到的基本药物调价优惠和实际效果可能被削弱。”

  更多人担心,此次药品价格调整会重演过去常见的药品“中标死”“降价后销声匿迹”“新瓶卖旧酒”等尴尬现象。特别是一些经典廉价药,由于利润少了,药房停止进货、医院停开药单,药厂停止生产,药品在市场上消失。然而没过多久,这些药物改名换成新药,价格却比原来高出很多。“我们医院就遇到过由于中标价格过低,中标的药品生产厂家逐渐中止了生产,医院又不能采购未中标的同类产品,这类药品最终无奈消失的现象。”毛士龙说。

  上海市益丰大药房总经理王湘岳则建议:“国家应该在基本药物价格指导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完善药品‘优质优价、科学定价’的机制,保证质量好的药品能够在市场中盈利,满足百姓不同层次的医药消费需求。”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