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药价格评审委员会名单公布

2009-07-23 11:37:54    来源:  作者:

  在杨书江眼里,医疗服务价格尤其是药品价格技术含量较高,评审时必须考虑其临床效果、稳定性、创新程度、处方量、社会承受能力、市场供求等诸多因素,确保“审”出来的价格比较靠谱。

  河北省物价局价格二处处长李胜群说,制定医药价格须经成本价格调查、专家评审或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体讨论、集体审议的程序。其中,专家评审就是将专家设定为市场潜在购买者,利用其知识、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为价格把关,挤掉潜藏的“水分”,逐步让医疗服务价格和药价降下来,使其更接近于患者可以接受的水平。 相关人士透露,河北省把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合在一起制定专家评审办法,在全国尚属首家。

  泡沫何在

  那么,现行医药价格中的泡沫究竟有多大?回望一下医疗服务收费和药价的现状也许可知一二。

  长期以来,人们得一个小病就要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医药费;大病更不用提,即使有医疗保险,自己也得掏上几千块、几万元甚至更多。有病不敢看,有病看不起,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状。

  近几年来,细心人不难发现,大量质优价廉的传统药品越来越少,因利润不高,多数生产企业不愿再生产这些低价药,患者经常抱怨很难买到便宜还能治病的好药。相反,各种所谓的新药和特效药频繁在市场上出现。

  那么生产厂家报的真是新药吗?

  长年在石家庄市桥西区搞经营的一位不便具名的药品经销商向本报记者透露,按国际惯例,开发研制一种新药大约要8到10年,长的甚至超过15年,从研发到投产的成本在10亿美元左右。而按一些制药企业惊人的研发速度,可见其中自有“高招”。

  这位药品经销商说,这种招数就是“换汤不换药”,说白了就是给已经在市场上流通的药品进行重新添加辅料、重新命名、重新包装,最终达到让物价部门重新定价的目的。

  人们会注意到,医院、药店出售的同种药品,因剂型、包装等不同而存在较大差价。比如,有的生产厂家会把原本是瓶装的片剂,改为铝铂板盒装的胶囊。这样一改,原来100片、售价6元多的药品,就会摇身变成36粒售价13元。

  再如,以往常用治普通胃病的一种西药,每瓶100片不到5元钱。后来药厂改变药品包装,再用上一种新的商品名,在成分无大变化的情况下,每盒改为20片,售价却升至38元。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河北省人民医院的专家透露,药品生产企业在进行新药品成本核算时,往往会把所谓的研制开发费用、生产设备更新费用、临床验证费用和广告宣传费用等,统统算在新产品价格中。有的企业甚至会把折扣、回扣及交际费用等开支也摊入成本,导致药品在出厂时就含有虚高水分。

  知情者透露,一些药厂如果按真实成本定价,反而会遭遇“药品价低利薄难以出售”的尴尬。

  而药品生产企业或医疗服务机构在报价时,一般首先向物价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给出一系列数据,以支持自己的定价或调价申请,物价部门再来审核批复。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