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益新:医改成功关键是完善医疗保险和基层医疗机构

2009-01-04 09:47:16    来源:  作者:

  核心提示: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险机制包括几个要素:医疗保险基金由国家、地方和个人共同投入;根据收入把患者分为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险以政府投入占主导;对就业人群实行强制医疗保险,由企业为员工的保险买单;除基本医疗保险外,适当增加商业医疗保险,以防重大疾病;覆盖面要逐步增加,应争取100%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医疗保险机制应该重视预防疾病,普及疾病预防意识。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近日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日前,在先声药业组织的一场有关医疗改革的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曾益新指出:新医改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和基层医疗机构(简称“双基”)的建立、完善能否实现。

  “看病贵”病因:个人自付比例偏高

  针对“看病贵”的问题,曾益新表示,单一下调药品价格的做法只是治标不治本,真正造成目前“看病贵”的原因是个人自费看病比例依然偏高,医疗保险分担机制不健全。

  他指出,从绝对价值来看,我国的医疗收费标准是比较低的,大约是美国的1/10至1/20。但美国商业保险非常发达,看病有报销;而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个人支付比例严重偏高,疾病的风险主要由个人承担,这是我们“看病贵”最重要的原因。

  曾院士指出,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险机制包括几个要素:医疗保险基金由国家、地方和个人共同投入;根据收入把患者分为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险以政府投入占主导;对就业人群实行强制医疗保险,由企业为员工的保险买单;除基本医疗保险外,适当增加商业医疗保险,以防重大疾病;覆盖面要逐步增加,应争取100%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医疗保险机制应该重视预防疾病,普及疾病预防意识。

  “看病难”病因:基层医疗机构欠完善

  曾益新认为,所谓“看病难”,主要是看大医院、看专家难;去基层医院并不难。市民不愿意到社区医院看病的主要原因还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有欠完善,医疗效果远不及大医院,误诊、误治的几率较大。

  他表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应该由村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县区医院组成,这些医疗机构对于分流病人、缓解大医院就诊压力、消除“看病难”的局面具有决定性意义,是整个医疗体制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国家应该明确规定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医院建设的数量和规模、各种硬件的建设与添置,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链接:曾益新简历

  曾益新,男,1962年10月出生,1990年中山医科大学博士毕业,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1997年留学日本、美国。回国后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工作至今,现为该院院长、中心主任和教授,兼任国际EB病毒及相关疾病协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鼻咽癌发病机理及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的研究,先后在Nature、Nature Genetics、Cancer Research等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并担任卫生部规划全国研究生教材《肿瘤学》主编、《癌症》杂志主编及临床医学本科生教材《临床肿瘤学》副主编。承担多项国家863、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科研基金,获得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曾获评教育部“全国优秀骨干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团中央“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