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药如何对接公立医疗体制

2008-10-17 10:00:45    来源:  作者:

  基本药物体系违背市场规律

  相比公立医院改革思路,新方案用“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来重构药品流通体系,引来医药界更多“强烈”的反应。

  建立基本药物的逻辑思路是,由于没有药企生产“基本药物”,那么政府采取行政力量,投入财政补助,去指定企业生产,并直接配送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对此,医药界认为,在解决缺少基本药物的问题上,方案没有“抓到”根本环节。

  “我国药品生产不存在生产不了,不是没有生产基本药物的能力。”中国医药(600056,股吧)企业管理协会常委副会长于明德称,我国药品制剂生产能力严重供过于求。如片剂设备能力利用率为45%,胶囊设备能力利用率为40%,粉针剂设备能力利用率仅为27%。

  “是定价和医疗服务体系问题。”于明德分析,解决了这个关键性环节,根本不需要政府来指定谁来生产和供应。

  同时,对于方案中列出的基本药物供应体系模式,医药界质疑为其是回归到“统购统销”。

  “定点生产加强了企业恶性竞争。生产和供应应该是市场竞争机制,而不是政府来定。”赵文博称,行政部门直接干预药品流通的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

  “怎样定点?谁来定?谁来配送?政府还是企业?谁是中间环节?”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王锦霞表示,如果这些词语前的主语是“政府”,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寻租空间。

  除去基本药物供应体系,方案中的对于基本药物的使用规定,也引起了医药界关注。

  “是否用基本药物应该根据病情需求,怎么能看比例使用?”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对新医改方案中“社区医疗机构全部使用,其他医院按一定比例使用”的描述很困惑,“一种药怎么能按比例去使用?”

  此外,基本药物在社区“零差率”“卖出”,也让医药界担心,社区变相成为一个零售药店。

  “医院垄断地位更强了。”东部地区一位医药协会会长表示,按医改方案思路,社区医院全部用基本药物,而且是零差价“卖出”,这意味着直接和4万家零售药店产生竞争。

  “医药分开首先应该体现在社区医院,社区医院不应该卖药。”王长浩表示,“国外医院是不卖药的。”

  “基本药物”试点:定点了10家6家未生产

  实质上,医改方案中的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体系,已经在之前进行了试点。但医药界认为,试点证明该模式是不成功的。

  2007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宣布首批18种“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批准上市,这18种药包含了青霉素钠、头孢唑啉钠、阿莫西林、复方利血平片等常用药。而生产这18种基本药物的企业,被“定点”为10家。

  按照规定,这些药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通过定点生产、直接配送、优先采购和使用等方式进入城市社区和农村。该政策目的是,确保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

  “该政策迟迟未能落实,半年后仍有6家企业尚未生产。”一位医药协会会长表示,“医院不愿意。”

  这名协会会长发现,这18种药品实行“单独定价”比市场招标价还贵。如华北制药(600812)有限公司生产的80万规格的“注射用青霉素钠”,作为政府“基本药物”定价为0.8元,而市场上的招标中标价为0.46元。

  “这就限制了公平竞争。”上述协会会长称。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