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发展瓶颈 人才青黄不接

2011-10-16 16:41:34    来源:  作者:

  陈锦明告诉记者,作为卫生所长,他也深知乡村医生的辛苦,甚至可以想办法为每个站再增添一名乡村医生。“但问题是,国家给的经费盘子就那么大,多一名医生,大家的收入就要明显减少,这样大家更不愿接受。”

  乡村医生中45岁以下的不足三分之一、退休返聘的多达三分之一——

  三难:青黄不接

  调研中记者发现,能给村民看病的乡村医生年龄都偏大。

  一份如东县卫生局去年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乡村医生中,45岁以下的还不到三分之一,而退休返聘的竟达三分之一。

  “学医的年轻人连镇卫生院都不愿来,更何况是到村里呢?一来工作量大,非常辛苦;二来觉得平台小,没有奔头。”在陈锦明的印象中,近二三十年来,没有一个正规医学校的毕业生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

  为解决青黄不接的难题,如东县卫生局也在进行了探索。4年前,如东县卫生局要求如东卫校以合作办学形式,定向培养了300名乡村医生。目前,首批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充实到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但是,他们目前还不能全部考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即不符合乡村医生行医资质,所以只能做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而要这些中专毕业生考到资格证书,还是蛮难的。

  潮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张文慧,就是第一批定向培养的乡村医生。小张今年21岁,她直言当初报名上了这个班,就是看中“定向”二字,起码毕业后可以有个稳定的工作。去年毕业后,她如愿进入潮北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站里的药房。小张有些失落地告诉记者,今年参加了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第一轮都没过。“题目太难了,而且通过率又卡得太紧。”问她同学有考过第一轮的吗,她想了想,好像也就只有几个人。

  在乡村医生黄国兵看来,国家的乡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也不贴合农村实际。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卷子中竟然还有血库管理之类的考题。乡村医生平时就是给村民看看常见的小毛小病,治疗上也就是打针、输液,考得过多过难,根本没有必要。他建议国家应该专门举办针对乡村医生的资格考试,最好由省或市来命题主办,这样试题将更贴合当地农村实际。从实际出发,试题难度要下降,这样就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获得乡村医生的行医资格。反之,乡村医生后继无人的局面将越来越严重。

  得知苏南的乡村医生已经进入了事业编制,这让黄国兵等羡慕不已。不过,从目前情况看,照搬苏南模式,好象还不太实际。

  记者 黄凯 实习生 张力

  补记:离开潮北社区卫生服务站前,一位躺在床上输液的患者向记者谈起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的一喜一忧。喜的是药价普遍下降,老百姓得了个大实惠。忧的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只能卖列入国家基础药物目录的307种药物,许多常用药都不在其中。他们只能到更远的药店去购买,多跑了路不说,个体药店还不能刷农村合作医疗卡。他希望进入目录的药品能够更多一些,更贴近当地用药实际一些,这样老百姓的受益将更多一些。

【内容导航】
第1页:经费困难 第2页:工作量大
第3页:人才青黄不接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