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灵医药视频分类
虚假信息举报:点此处对话

防腐剂究竟是食品安全的守护者,还是健康的隐形杀手?

2025-09-22 16:04:34    来源:  作者:
请用手机扫码观看视频
 
前不久,甘肃天水某幼儿园多名幼儿血铅超标事件引发社会震动。调查显示,涉事幼儿园提供的三色枣发糕、玉米肠卷等食品中存在添加剂超标问题,导致幼儿集体铅中毒。这一事件撕开了食品添加剂监管的漏洞,也引发公众对防腐剂的恐慌: 防腐剂是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添加剂。若完全禁用,面包、酱料等易腐食品可能因微生物滋生引发食物中毒。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有30余种,以山梨酸钾为例,其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抑制酶活性来防腐。 风险根源:非法添加与监管失守 甘肃幼儿园事件中,血铅超标的直接原因并非合规防腐剂,而是非法添加的工业级原料或劣质着色剂。部分商家为降低成本,违规使用已淘汰的含铅添加剂,或滥用护色剂、膨松剂,导致铅超标。 监管漏洞同样不容忽视。涉事幼儿园能长期使用问题食品,暴露出采购筛查、留样检测、后厨监督等环节的全面失守。 科学合规使用是关键: 防腐剂的安全性取决于“是否合规使用”。GB 2760对每种防腐剂的使用范围、最大限量均有严格规定。例如,山梨酸钾在糕点中的最大限量为0.075g/kg,而亚硝酸盐在腌腊肉制品中的残留量不得超过30mg/kg。企业需通过精准称量、专人管理、第三方检测等措施确保合规,监管部门则需加强抽检与追溯体系建设。 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风险: 优先选择天然防腐剂:如蜂胶、壳聚糖等,或通过现做现卖、低温冷藏等方式减少添加需求。 选择正规渠道的品牌产品:品牌产品对防腐剂的使用更规范,劣质零食、路边摊食品风险更高。 关注标签信息:购买时查看配料表,避免长期大量摄入同一类防腐剂。 感谢大家的观看。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有任何看法,欢迎讨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