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灵医药西药x-皮肤病
药店入驻 厂家报价 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最低销售价格:¥870.00

阿布昔替尼片价格对比 100mg

产品名称:阿布昔替尼片 (希必可/CIBINQO)
包装规格:100mg*14片   产品剂型:片剂   包装单位:瓶/盒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J20220030   药品本位码:86978718001599
生产厂家:德国Pfizer Manufacturing Deutschland GmbH
商品条码:本商品条码暂未收录,请联系在线药师提交条码
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主治疾病:点下方问诊开药,获得处方后可查看
  • 【警示】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 【警示语】警告:严重感染、死亡、恶性肿瘤、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血栓形成。•严重感染:接受阿布昔替尼治疗的患者发生可能导致住院或死亡的严重感染的风险增加。最常见的严重感染为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和感染性肺炎(参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严重或机会性感染,请停止阿布昔替尼治疗并控制感染。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的Janus激酶(JAK)抑制剂报告的感染:•活动性结核病,可表现为肺部或肺外疾病。给药前和给药期间进行潜伏性TB检测,用药前先治疗潜伏性TB。给药期间监测所有患者的活动性TB,即使初始潜伏性TB检测结果为阴性。•侵袭性真菌感染,包括隐球菌病和肺囊虫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播散性疾病,而非局灶性疾病。•细菌、病毒(包括带状疱疹)和其他机会性病原体引起的感染。避免将阿布昔替尼用于患有活动性、严重感染(包括局部感染)的患者。患有慢性或反复感染的患者在接受阿布昔替尼治疗之前,应当仔细评估治疗的风险和获益。使用阿布昔替尼治疗时和治疗后,应严密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症状和体征,包括治疗前其潜伏性结核病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患者是否可能发展为结核病(参见【注意事项】)。•死亡:在一项针对50岁及以上且至少有一个心血管风险因素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大型、随机、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中,将另一种JAK抑制剂与TNF抑制剂治疗进行比较,观察到JAK抑制剂治疗的全因死亡率较高,包括心源性猝死。阿布昔替尼尚未被批准用于RA患者(参见【注意事项】)。•恶性肿瘤:在使用阿布昔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已报告恶性肿瘤。在接受JAK抑制剂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患者中曾观察到淋巴瘤和其他恶性肿瘤。在接受另一种JAK抑制剂治疗的RA患者中,与TNF抑制剂相比,观察到恶性肿瘤(不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SC])的发生率更高。当前或既往吸烟患者的风险额外增加(参见【注意事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在接受阿布昔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报告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在有至少一个心血管风险因素的50岁及以上RA患者中,与TNF抑制剂相比,接受另一种JA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定义为心源性死亡、心肌梗塞和卒中)的发生率较高。当前或既往吸烟患者的风险额外增加。在发生过心肌梗塞或卒中的患者中停止阿布昔替尼治疗(参见【注意事项】)。•血栓形成:接受阿布昔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已报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接受JAK抑制剂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患者中已报告血栓形成,包括PE、DVT和动脉血栓形成。这些不良反应很多是严重的,有些甚至导致死亡。在有至少一个心血管风险因素的50岁及以上RA患者中,与TNF抑制剂相比,接受另一种JA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的血栓形成发生率较高。有风险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阿布昔替尼。如果出现血栓形成症状,应停用阿布昔替尼并进行适当治疗(参见【注意事项】)。
  • 【产品名称】阿布昔替尼片
  • 【商品名/商标】

    希必可/CIBINQO

  • 【规格】100mg*14片
  • 【主要成份】阿布昔替尼。
  • 【性状】100mg:为粉色圆形薄膜衣片,一面刻有“ABR100”字样,另一面刻有“PFE”字样。
  • 【功能主治/适应症】

    阿布昔替尼片适用于对其他系统治疗(如激素或生物制剂)应答不佳或不适宜上述治疗的难治性、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和12岁及以上青少年患者。

  • 【用法用量】阿布昔替尼片应由具有本品适应症诊断和治疗经验的医生发起,并在其指导下使用。使用限制:不建议将本品与其他JAK抑制剂、生物免疫调节剂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用量:给药建议:本品常规推荐剂量为100mg,每日一次。如果每日一次口服100mg本品未实现充分应答,可考虑将剂量增加到200mg每日一次。对于没有血栓形成、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恶性肿瘤高风险的需要更迅速地缓解症状的65岁以下成年患者(例如:重度或泛发性的高疾病负担,和/或复发的患者):可考虑以200mg每日一次开始治疗12周,然后降低至100mg每日一次口服,以维持应答。如果剂量降低后无法维持充分应答,则将剂量增加回200mg每日一次。如果发现200mg每日一次应答不足,请停止治疗。应使用维持应答所需的最低有效剂量。用药12周后没有治疗获益证据的患者,应考虑停用本品。一些最初没有治疗获益和部分应答的患者在12周后继续治疗可能有所改善。阿布昔替尼片可联合或不联合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果漏服一剂药物,应尽快服用该剂量,除非与下一次剂量服用时间相距不到12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应忽略漏服的剂量。此后,按常规计划时间继续用药。肾功能损害或肝功能损害患者的推荐剂量详见说明书。CYP2C19慢代谢型的推荐剂量:在已知或疑似为CYP2C19慢代谢型的患者中,阿布昔替尼片的推荐剂量为50mg每日一次(参见【注意事项】和【药理毒理】)。如果每日一次口服50mg阿布昔替尼片未实现充分应答,请考虑将剂量增加到每日一次口服100mg。如果在剂量增加到每日一次100mg后发现应答不足,请停止治疗。针对强效抑制剂的剂量调整:在使用细胞色素P450(CYP)2C19强效抑制剂的患者中,将剂量减至50mg每日一次(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和【药代动力学】)。如果每日一次口服50mg阿布昔替尼片未实现充分应答,请考虑将剂量增加到每日一次口服100mg。如果在剂量增加到每日一次100mg后发现应答不足,请停止治疗。用法:应在每天大致相同的时间口服阿布昔替尼片,可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阿布昔替尼片应整片用水吞服。阿布昔替尼片不可压碎、切开或咀嚼服用。治疗开始前建议的测试、评估和程序:在开始阿布昔替尼治疗之前进行以下测试和评估:结核病(TB)感染评估—不建议在活动性TB患者中开始阿布昔替尼治疗。对于潜伏性TB患者或潜伏性TB检测为阴性但具有TB高风险的患者,在开始阿布昔替尼治疗之前应进行针对潜伏性TB的预防性治疗(参见【注意事项】)。根据临床指南进行病毒性肝炎筛查—不建议在活动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患者中开始阿布昔替尼治疗(参见【注意事项】)。全血细胞计数(CBC)—血小板计数<150,000/mm3、淋巴细胞绝对计数<500/mm3、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00/mm3或血红蛋白值<8g/dL的患者不建议接受阿布昔替尼治疗(参见【注意事项】)。在开始阿布昔替尼治疗之前,应按照现行的免疫接种指南完成任何必要的免疫接种,包括带状疱疹疫苗接种(参见【注意事项】)。其余内容详见说明书。
  • 【不良反应】以下有临床意义的不良反应在说明书的其他部分进行描述:·严重感染(参见【注意事项】)·死亡(参见【注意事项】)·恶性肿瘤和淋巴增生性疾病(参见【注意事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参见【注意事项】)·血栓形成(参见【注意事项】)·实验室检查异常(参见【注意事项】)。临床试验经验:由于临床试验在不同的条件下完成,在一种药物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直接和其他药物的临床试验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且未必反映实际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特性总结:在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中,共有3848例受试者接受阿布昔替尼治疗,其中有3050例受试者(代表5166例暴露患者年)被纳入安全性分析。综合安全性分析包括1997例接受固定剂量阿布昔替尼200mg的受试者和1053例接受固定剂量阿布昔替尼100mg的受试者。2013例受试者至少暴露48周。整合了5项安慰剂对照研究(703例受试者接受100mg每天一次、684例受试者接受200mg每天一次、438例受试者接受安慰剂),以评估阿布昔替尼相较于安慰剂长达16周的安全性。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有恶心(15.1%)、头痛(7.9%)、痤疮(4.8%)、单纯疱疹(4.2%)、血磷酸肌酸激酶升高(3.8%)、呕吐(3.5%)、头晕(3.4%)和上腹痛(2.2%)。最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感染(0.3%)(参见【注意事项】)。其余内容详见说明书。
  • 【禁忌】·对本品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成分有超敏反应者。·活动性严重系统性感染,包括结核病。·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妊娠和哺乳期。·阿布昔替尼禁用于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低剂量阿司匹林(每天≤81mg)除外(参见【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理毒理】)。
  • 【注意事项】严重感染:阿布昔替尼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中最常见的严重感染为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和肺炎(参见【不良反应】)。在接受JAK抑制剂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患者中,已发生导致住院或死亡的严重感染,包括结核病以及细菌、侵袭性真菌、病毒和其他机会性感染。避免将阿布昔替尼用于患有活动性、严重感染(包括局部感染)的患者。在有下列情况的患者中开始本品治疗之前,应考虑治疗的风险和获益:•患有慢性或复发性感染•曾有结核病接触史•具有严重或机会性感染史•曾在结核病或分枝杆菌流行地区居住或旅游•患有可能易于受感染的基础性疾病。使用阿布昔替尼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应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感染体征和症状。如果患者发生严重或机会性感染,请停止本品治疗,并进行全面的诊断性检查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在重新开始本品治疗之前,应仔细考虑治疗的风险和获益。结核病:在开始阿布昔替尼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结核病(TB)评估和检测,并考虑每年对TB高度流行区域的患者进行筛查。阿布昔替尼不建议用于患有活动性TB的患者。对于新诊断为潜伏性TB或既往未经充分治疗的潜伏性TB的患者,或潜伏性TB检测结果为阴性但感染TB风险高的患者,应在开始阿布昔替尼治疗前开始潜伏性TB的预防性治疗。应监测患者是否出现TB体征和症状,包括在治疗开始之前潜伏性TB感染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病毒再活化:阿布昔替尼的临床研究中报告了病毒再活化,包括疱疹病毒再活化的病例(例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参见【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应考虑中断本品治疗,直至带状疱疹缓解。在接受JAK抑制剂的患者中报告了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活化。在开始阿布昔替尼治疗之前以及治疗期间,应按照临床指南进行病毒性肝炎筛查和再活化监测。不建议将阿布昔替尼用于活动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患者(参见【药代动力学】)。使用本品治疗期间应监测非活动性HBV患者的HBVDNA表达。如果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检测到HBVDNA,请咨询肝脏专科医师。死亡:一项在50岁及以上且至少有一个心血管风险因素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使用另一种JAK抑制剂的大型、随机、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中,与TNF抑制剂相比,观察到JAK抑制剂治疗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较高,包括心源性猝死。本品尚未经批准用于RA患者。在开始或继续使用本品治疗之前,应考虑个体患者的获益和风险。恶性肿瘤和淋巴增生性疾病:在阿布昔替尼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中观察到恶性肿瘤,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SC)(参见【不良反应】)。对皮肤癌高危患者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应通过穿防护服和使用广谱防晒霜来限制日光和紫外线暴露。接受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的JAK抑制剂的患者发生了包括淋巴瘤在内的恶性肿瘤。一项在RA患者中使用另一种JAK抑制剂的大型、随机、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中,与接受TNF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JA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的恶性肿瘤(不包括NMSC)的发生率更高。本品尚未经批准用于RA患者。与接受TNF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JA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的淋巴瘤发生率更高。与接受TNF抑制剂治疗的吸烟者相比,接受JAK抑制剂治疗的当前或既往吸烟者的肺癌发生率更高。在这项研究中,当前或既往吸烟者的总体恶性肿瘤风险额外增加。在开始或继续使用本品治疗之前,应考虑个体患者的获益和风险,特别是在已知恶性肿瘤(成功治疗的NMSC除外)患者、治疗期间发生恶性肿瘤的患者以及当前或既往吸烟患者中。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在使用阿布昔替尼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中报告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参见【不良反应】)。一项在50岁及以上且至少有一个心血管风险因素的RA患者中使用另一种JAK抑制剂的大型、随机、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中,与使用TNF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相比,观察到JAK抑制剂治疗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较高,定义为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MI)和非致命性卒中。本品尚未经批准用于RA患者。当前或既往吸烟患者的风险额外增加。在开始或继续本品治疗之前,应考虑个体患者的获益和风险,特别是在当前或既往吸烟患者以及有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患者中。应告知患者严重心血管事件的症状及其应对措施。在发生过心肌梗塞或卒中的患者中停止本品治疗。血栓形成:在阿布昔替尼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中,观察到受试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参见【不良反应】)。接受JAK抑制剂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患者中已报告血栓形成,包括DVT、PE和动脉血栓形成。这些不良反应很多是严重的,有些甚至导致死亡。一项在50岁及以上且至少有一个心血管风险因素的RA患者中使用另一种JAK抑制剂的大型、随机、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中,与接受TNF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相比,观察到血栓形成、DVT和PE的发生率更高。本品尚未经批准用于RA患者。应避免将本品用于血栓形成风险可能增加的患者。如果出现血栓形成症状,应停用阿布昔替尼并适当评估和治疗患者。实验室检查异常:血液学异常:阿布昔替尼治疗与血小板减少症和淋巴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增加有关(参见【不良反应】)。开始阿布昔替尼治疗之前,进行CBC(参见【用法用量】)。建议在开始治疗后4周和阿布昔替尼剂量增加后4周进行CBC评估。某些实验室检查异常需要终止本品治疗(参见【用法用量】)。血脂升高:接受阿布昔替尼治疗的患者曾报告了血脂参数出现剂量依赖性升高(参见【不良反应】)。应在开始阿布昔替尼治疗后大约4周时评估血脂参数,之后根据高血脂临床指南进行管理。尚未确定这些血脂参数升高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疫苗接种:在开始阿布昔替尼治疗前,建议患者根据现行免疫接种指南完善所有的免疫接种,包括预防性带状疱疹疫苗接种。避免在本品治疗之前、期间和之后立即接种活疫苗。肾功能损害:不建议将阿布昔替尼用于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eGFR<30mL/min);建议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eGFR30至<60mL/min)减少剂量。对于轻度肾功能损害(eGFR60至<90mL/min)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参见【用法用量】)。尚未在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ESRD患者中对阿布昔替尼进行评估(参见【用法用量】)。在III期临床试验中,没有在基线肌酐清除率小于40mL/min的特应性皮炎患者中评估阿布昔替尼的使用。肝功能损害:避免在重度(ChildPughC级)肝功能损害患者中使用阿布昔替尼。与正常肝功能患者相比,接受阿布昔替尼治疗的轻度(ChildPughA级)或中度(ChildPughB级)肝功能损害患者阿布昔替尼及其两种活性代谢物M1和M2的合并暴露量AUCinfu相似。因此在轻度(ChildPughA级)或中度(ChildPughB级)肝功能损害患者中,不需要调整剂量。在临床研究中,未在重度(ChildPughC级)肝功能损害患者中对阿布昔替尼进行评估(参见【药代动力学】)。CYP2C19慢代谢型:在CYP2C19慢代谢型患者中,由于代谢清除率降低,与CYP2C19正常代谢者相比,阿布昔替尼的AUC增加。对于根据基因型或其他CYP2C19底物的既往用药史/经验已知或疑似为CYP2C19慢代谢型的患者,建议降低阿布昔替尼的剂量(参见【用法用量】和【药理毒理】)。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期:风险总结:阿布昔替尼临床试验中报告的现有妊娠数据不足以确定主要出生缺陷、流产或其他母体或胎儿不良结局的药物相关风险。在动物生殖研究中,妊娠大鼠和家兔在器官形成期口服阿布昔替尼,暴露量分别为人体最大推荐剂量(MRHD)下AUC的11倍或4倍,导致大鼠母体难产和骨骼变异,家兔中未见不良反应(参见“数据”)。适用人群出现严重的出生缺陷和流产的背景风险尚不明确。所有的妊娠都有一定的出生缺陷,流产或其他不良后果的风险。在美国一般人群中,经临床确认的妊娠出现主要出生缺陷和流产的背景风险分别为2-4%和15-20%。数据:动物数据参见【药理毒理】。哺乳期:风险总结:目前尚无阿布昔替尼是否存在于人类乳汁中、对母乳喂养婴儿的影响或对乳汁分泌的影响的相关数据。阿布昔替尼可分泌至哺乳期大鼠的乳汁中(参见“数据”)。如果药物存在于动物乳汁中,该药物就可能存在于人乳中。由于在成人中的严重不良结果,包括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建议女性在阿布昔替尼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后一天(约5-6个消除半衰期)不要哺乳。数据:动物数据:哺乳期雌性大鼠在哺乳期第12天单次经口给予阿布昔替尼10mg/kg,乳汁中的阿布昔替尼AUC比血浆高出大约5倍。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和男性:不孕:女性:根据在大鼠中的发现,经口给药阿布昔替尼可能损害雌性生育能力。停止经口给药阿布昔替尼1个月后其对雌性大鼠生育能力的这些影响可逆转(参见【药理毒理】)。
  • 【老年患者用药】阿布昔替尼研究共入组了145例(4.6%)65岁及以上的受试者。其中25例(0.8%)受试者年龄在75岁及以上。阿布昔替尼的临床试验未入组足够数量的年满65岁的受试者,因此不能确定老年患者对本药的反应是否与年轻成年患者不同。年龄≥65岁的受试者退出临床研究的比例高于年龄较小的受试者。在暴露于阿布昔替尼的所有受试者中(包括长期扩展研究),经复查确认的ALC<500/mm3仅见于≥65岁的受试者。在≥65岁受试者中,血小板计数<75,000/mm3的比例更高。接受阿布昔替尼治疗的≥65岁受试者(7.40/100患者年)的带状疱疹发生率高于18至<65岁受试者(3.44/100患者年)。
  • 【儿童用药】青少年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参见【临床试验】和【不良反应】章节。尚未在 12 岁以下儿童患者中明确阿布昔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阿布昔替尼是Janus激酶(JAK)1抑制剂。阿布昔替尼通过阻断三磷酸腺苷(ATP)结合位点可逆性地抑制JAK1。在酶试验中,阿布昔替尼对JAK1的选择性高于JAK2(28倍)、JAK3(>340倍)和酪氨酸激酶(TYK)2(43倍)以及更广泛的激酶组。目前尚不清楚抑制特定JAK酶与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母体化合物和活性代谢物均可体外抑制JAK1活性且选择性相似。阿布昔替尼给药与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剂量依赖性降低相关,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31(IL-31)和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在停药后4周内,这些变化恢复至接近基线水平。毒理研究:遗传毒性:阿布昔替尼Ames试验和大鼠体内骨髓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体外TK6细胞微核试验中在无代谢活化条件下结果为阳性。生殖毒性:在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中,经口给予阿布昔替尼30、45、70mg/kg/天。雄性大鼠于交配前28天和交配期间给药,与未给药雌性大鼠进行交配,在剂量达70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约为人最大推荐剂量[MRHD][200mg、每日一次]的26倍)时,未见对雄性大鼠生育力或精子形成有影响。雌性大鼠于交配前14天至妊娠第7天给药,与未给药雄性大鼠交配,70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约为MRHD的29倍)剂量时对雌性大鼠生育力有不良影响(受孕率、生育力指数、黄体数和着床位点数降低)。30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约为MRHD的11倍)剂量时着床后丢失率升高、每窝活胎数减少。另一项雌性大鼠生育力试验中,70mg/kg/天剂量下可见类似的对生育力的不良影响,停药1个月后这些影响有所恢复。剂量达10mg/kg(以游离药物AUC计,约为MRHD的2倍)时未见对雌性大鼠生育力的影响。在大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大鼠于妊娠第6~17天经口给予阿布昔替尼10、30或60mg/kg/天,60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约为MRHD的17倍)剂量时可见胚胎-胎仔致死性(表现为晚期吸收胎增加、着床后丢失增加),并可见腹突短小、肋骨增厚和跖骨未骨化发生率增加。30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约为MRHD的11倍)及以上剂量时,可见第13肋短肋发生率增加;10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约为MRHD的2.4倍)剂量时未见骨骼异常。在兔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兔于妊娠第7~19天经口给予阿布昔替尼10、30、75mg/kg/天,75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约为MRHD的4倍)剂量时,未见对胚胎-胎仔存活率或胎仔形态发育有影响,但可见前肢趾骨未骨化发生率增加。在大鼠围产期毒性试验中,大鼠于妊娠第6天至哺乳期第20天经口给予阿布昔替尼10、30、60mg/kg/天,30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约为MRHD的11倍)及以上剂量时,可见难产伴有分娩时间延长以及子代体重降低;60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约为MRHD的17倍)剂量时可见出生后存活率降低。10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约为MRHD的2.4倍)剂量时未见母体毒性或子代发育毒性。在≤30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约为MRHD的11倍)剂量下,未见对后代的出生后发育、神经行为或生殖能力的影响。致癌性:在Tg.rasH2转基因小鼠6个月致癌性试验中,雄性和雌性小鼠分别经口给予阿布昔替尼达60mg/kg/天和75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约为MRHD的0.9倍),未见与给药相关的肿瘤发生率增加,仅在25、75mg/kg/天剂量组雌性动物中观察到与给药相关的胸腺上皮细胞增生发生率升高。在WistarHan大鼠104周经口给药致癌性试验中,经口给予阿布昔替尼3、10、30mg/kg/天,≥10mg/kg/天剂量时(暴露量约大于或等于人在MRHD时游离药物AUC的2.8倍时)雌性大鼠良性胸腺瘤发生率升高,并可见胸腺上皮增生的发生率升高。3mg/kg/天剂量(暴露量约相当于人在MRHD时游离药物AUC的0.6倍)的雌性大鼠以及各剂量(30mg/kg/天剂量下的暴露量约相当于人在MRHD时游离药物AUC的14倍)的雄性大鼠中未观察到致癌性。幼龄动物毒性:在幼龄动物毒性试验中,幼龄大鼠从出生后第10天开始(约相当于人类婴儿)持续到出生后第63天(约相当于青少年),经口给予阿布昔替尼5、25和75mg/kg/天,可引起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的干骺端原发性骨松质发生可逆的、剂量相关的减少。在所有剂量下,阿布昔替尼对骨骼发育均可产生不良影响:≥5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为MRHD的0.8倍)时,可引起不可逆的剂量相关的股骨头偏小或畸形;≥25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为MRHD的7.2倍)时,会不可逆地减小股骨大小并导致足爪旋转不良和肢体损伤;在75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为MRHD的27倍)剂量下,爪骨折通常对应肢体损伤,在一只雌性动物中观察到胫骨骨折。在年龄较大动物中未见不可逆的骨骼异常。在一项后续研究中,幼龄大鼠从出生后第10天、第15天、第21天或第30天开始持续到出生后第63天,经口给予阿布昔替尼25mg/kg/天(以游离药物AUC计,至少为MRHD的2.9倍)。从出生后第10天开始给药时,大体解剖观察可见股骨头偏小或畸形,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股骨头形态异常、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原发性骨松质减少,与先前幼龄动物毒性试验结果一致。从出生后第15天(大约相当于6-12月龄婴儿)开始给药时,可见胫骨原发性骨松质减少。从出生后第21天或第30天(分别约相当于2岁和6岁的儿童)开始给药时,未见骨骼异常。
  • 【药物过量】尚无关于人类阿布昔替尼用药过量的经验。阿布昔替尼用药过量没有特效解毒剂。
  • 【药代动力学】在≤200mg的剂量下,阿布昔替尼的血浆Cmax和AUC随剂量成正比增加。在每日一次给药后48小时内达到了阿布昔替尼的稳态血浆浓度。吸收:阿布昔替尼吸收良好,口服吸收超过91%,绝对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60%。阿布昔替尼在1小时内达到血浆峰浓度。食物的影响阿布昔替尼与高脂食物(共916卡路里,约含55%脂肪、29%碳水化合物和16%蛋白质)同服对阿布昔替尼暴露量没有临床相关影响(AUC和Cmax分别增加约26%和29%,Tmax延长2小时)。在临床试验中,阿布昔替尼随餐同服或不同服均可(参见【用法用量】)。分布:在静脉给药后,阿布昔替尼的分布容积约为100L。循环阿布昔替尼及其活性代谢物M1和M2分别约有64%、37%和29%与血浆蛋白结合。阿布昔替尼其活性代谢物M1和M2主要与白蛋白结合并在红细胞和血浆之间的分布均匀。代谢:阿布昔替尼主要通过代谢清除机制消除。阿布昔替尼的代谢由多种CYP酶介导:CYP2C19(~53%)、CYP2C9(~30%)、CYP3A4(~11%)和CYP2B6(~6%)。在一项人体放射性标记研究中,最常见的循环物质为阿布昔替尼,另外发现2种活性极性单羟基化代谢物:M1(3-羟丙基)、M2(2-羟丙基)。代谢物M1的活性低于阿布昔替尼,而代谢物M2的活性与母体化合物一致。阿布昔替尼的药理活性可归因于母体分子(~60%)以及体循环中M1(~10%)和M2(~30%)的未结合暴露量。阿布昔替尼、M1和M2的未结合暴露量(分别以摩尔单位表示并根据相对效价进行校正)相加之和称为阿布昔替尼及其两种活性代谢物M1和M2的合并暴露量。阿布昔替尼及其两种活性代谢物M1和M2的平均消除半衰期为3至5小时。排泄:在放射性标记阿布昔替尼单剂给药后,仅不到1%的剂量以原形药形式随尿液排出。阿布昔替尼的代谢物M1和M2主要通过尿液排泄,是OAT3转运蛋白的底物。在一项纳入12名中国健康志愿者(18至55岁,含)的PK研究中,阿布昔替尼200mg单次和多次给药后,在0.5至3小时内达血浆峰浓度。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后的平均终末半衰期分别约为3和4小时。特殊人群等其余内容详见说明书。
  • 【贮藏】密封,不超过30℃保存。
  • 【有效期】36个月。
  • 【生产厂家】德国Pfizer Manufacturing Deutschland GmbH
  •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辉瑞投资有限公司
  •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J20220030
  • 【生产地址】德国Mooswaldallee 1, Freiburg im Breisgau 79108 GERMANY
  • 【药品本位码】86978718001599

阿布昔替尼片

注册证号 国药准字HJ20220030
上市许可持有人英文名称 Pfizer Inc.
上市许可持有人地址(英文) 66 Hudson Boulevard East, New York, NY 10001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产品名称(中文) 阿布昔替尼片
产品名称(英文) Abrocitinib Tablets
商品名(中文) 希必可
商品名(英文) CIBINQO
剂型(中文) 片剂
规格(中文) 100mg
包装规格(中文) 14片/瓶,30片/瓶。
生产厂商(英文) Pfizer Manufacturing Deutschland GmbH
厂商地址(英文) Mooswaldallee 1, Freiburg im Breisgau 79108 GERMANY
厂商国家/地区(中文) 德国
厂商国家/地区(英文) Germany
发证日期 2022-04-08
有效期截止日 2027-04-07
境内责任人名称 辉瑞投资有限公司
境内责任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710920127H
境内责任人通讯地址 上海市南京西路1168号中信泰富广场36层
药品本位码 86978718001599
产品类别 化学药品

摘要:国家药监局尚未批准生产或进口名称为阿布昔替尼片的药品。阿布昔替尼片(abrocitinib)是一款口服JAK1抑制剂
2023-05-16 13:50 评论:我有亲人用过,详情可来电来信咨询。
摘要:阿布昔替尼片(希必可/CIBINQO)适用于对其他系统治疗(如激素或生物制剂)应答不佳或不适宜上述治疗的难治
2022-05-31 16:22 评论:阿布昔替尼片多少钱一盒,在哪能买到?
摘要:阿布昔替尼片(希必可/CIBINQO)适用于对其他系统治疗(如激素或生物制剂)应答不佳或不适宜上述治疗的难治
2025-10-29 15:34 评论:50mg的希必可阿布昔替尼片怎么样才能买到?
摘要: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已受理Pfizer Inc.;PFIZER (CHIN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阿布昔替
2025-07-19 09:32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创新口服小分子靶向药希必可(CIBINQO,通用名称:阿布昔替尼片)扩年龄新适应症正式
2024-03-06 15:27 评论:暂无评论

  更多相关:阿布昔替尼片  希必可  阿布昔替尼 

手机:   汉字数
匿名发表于 2024-03-05 15:57:33
3月4日辉瑞公司宣布,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创新口服小分子靶向药希必可(CIBINQO,通用名称:阿布昔替尼片)扩年龄新适应症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青少年及成人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
匿名发表于 2023-11-26 12:44:02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希必可阿布昔替尼片就只能用于治疗皮肤病的吗?治疗皮肤病的药竟然能卖到这么贵,真是不可思议 回复
几十块钱的药能买上千元,这就是医疗腐败!
匿名发表于 2023-07-31 11:55:38
希必可阿布昔替尼片就只能用于治疗皮肤病的吗?治疗皮肤病的药竟然能卖到这么贵,真是不可思议
查看全部评论 (3)
已订购用户评价
购买自 新乡永安医药第三分店
134****2233 发表于 2025-06-03 23:19:30
成交单价:905.45元/瓶/盒   满意 默认好评
购买自 郑州惠康大药房
134****2233 发表于 2025-05-22 12:19:36
成交单价:998.00元/瓶/盒   满意 默认好评
购买自 长春市新药康大药房
135****5111 发表于 2024-10-24 18:20:03
成交单价:904.84元/瓶/盒   满意 默认好评
购买自 新乡永安医药第三分店
135****5111 发表于 2024-08-27 23:20:38
成交单价:916.00元/瓶/盒   满意 默认好评
购买自 北京润帅堂大药房
199****2206 发表于 2024-08-17 12:20:22
成交单价:900.00元/瓶/盒   满意 默认好评
购买自 广州市康苏药业
158****6575 发表于 2024-05-14 23:20:10
成交单价:919.98元/瓶/盒   满意 默认好评
购买自 北京天益堂大药房
191****1656 发表于 2024-04-18 15:19:28
成交单价:650.00元/瓶/盒   满意 默认好评
购买自 新乡永安医药第三分店
138****6961 发表于 2024-02-28 18:19:00
成交单价:750.00元/瓶/盒   满意 默认好评
购买自 成都普生集大药房
189****5581 发表于 2024-02-07 18:19:10
成交单价:750.00元/瓶/盒   满意 默认好评
购买自 成都普生集大药房
189****5581 发表于 2024-01-26 18:19:13
成交单价:750.00元/瓶/盒   满意 默认好评
查看全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