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不开便宜药 药价再降也没有用

2010-01-07 11:21:26    来源:  作者:

  国家公布了基本用药目录,该目录是为了保障公众基本用药能够足额供应和合理使用,降低药品价格,进一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目录上的药品,被老百姓亲切称作“便宜药”。但是,记者调查显示,由于药商“变脸”等原因,一些“便宜药”正在被利用,被最大幅度地推高“身价”,有的“便宜药”甚至就此从市场上消失。

  钻政策的漏洞医院不开便宜药

  药价降得再低患者依旧难得实惠

  国产的头孢拉定才10多元一盒,为何同样的药效医生却喜欢开一盒40多元的进口药给患者?昨天,面对着药价年年降,百姓却用不到便宜药的现象,有医药代理公司向记者大吐苦水,直指医院采购环节的监管漏洞。

  本专题策划:陈穗华 文/表:黄佩

  从2007年开始,广东开始了药品的阳光采购,采购价总体上逐年下降,但为何患者依旧抱怨看病贵呢?“关键在医院采购环节。” 广东一医药公司总经理吴志军对记者说。

  如果同一个品种的药有外资和国产多个企业中标,医院往往因为受“一品双规”限制而采购一个外资药(一品双规:就是同一种药品同剂型的只能采购两个规格),另一个从国产药厂里选择一家企业采购,甚至不采购国产的。而外资药厂的药同样规格同样剂型,往往要比国产贵,甚至贵十多倍。

  原因一:开贵药利润高

  那么,为什么医院放着便宜药不用却愿意采购高价药呢?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机制是重要原因。据悉,医院往往在药品采购价的基础上加价15%卖给患者,医院采购100元的药,可赚15元,如果采购10元的药,却只能赚1.5元。因此,在药品采购上医院愿意首选贵药,这样就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

  据一位从事多年药品代理的李红明向本报记者介绍,目前外资药企和内资药企对医院医生的公关主要有两条路径,外资药企的销售多通过配合科室组织活动、邀请医生开学术会议,出国参加各种各样的医学研讨会等来“同化”医生。这种模式对医生来讲,既提升了自己的档次又安全。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