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苯氧胺(枸橼酸他莫昔芬片)被曝货源紧张

2017-01-24 12:13:37    来源:  作者:

殷咏梅介绍,羟基喜树碱是国产药,价格也很便宜,因为厂家没有利润,逐渐停产了,最后只剩下一个厂家在生产,由于生产赶不上使用,常常面临断货。

国内国际都短缺,廉价抗癌药断供,代替药贵了10倍

殷咏梅说,乳腺癌在女性癌症中发病率排在第一位,三分之二的乳腺癌患者需要用三苯氧胺(枸橼酸他莫昔芬片)这种药物进行绝经前内分泌治疗。现代快报记者也了解到,这种药是十几年的“老药”,价格也很便宜,划下来30多元一个月。但这种药却常常缺货。而它是绝经前的乳腺癌患者“离不开”的药物,也是唯一选择,没有其他好的代替药,一般患者要连续吃5年,甚至一些高危复发的患者要吃10年。

同样断药的还有环磷酰胺,这也是乳腺癌手术后附属化疗不可缺的药,一支10块钱。目前医院也严重缺货,只能供急诊抢救使用。而目前市场上没有可代替的药品,只能买日本进口药,两种价格相差10倍。她表示,不希望真正给病人带来好处的药从市场上消失。

这些经典药物,国内短缺

不仅是江苏,国内普遍都出现这样的情况。放线菌素D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常见的恶性实体瘤如肾母细胞瘤等的化疗药物。这样一种临床急需的肿瘤化疗药,每支仅数十元,是名副其实的廉价“救命药”。2015年8月曾全国缺货,当时山东一位肾母细胞瘤患儿在济南化疗,医院只剩下两支,只好托医药公司四处向各医院“化缘”,全市只有一家医院剩了30支。今年1月份,“放线菌素D”列入了山东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名单中。

国外肿瘤医生,也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

事实上,廉价抗癌药短缺并不是孤立现象,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情况。2016年初,《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Keerthi Gogineni的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的结果显示:由于常用的非专利化疗药物的短缺,美国肿瘤科医生也“无药可用”,对于不幸罹患恶性肿瘤的病人来说,那些经典又价廉的化疗药物就是他们的救命药,但从2006年以来,化疗药物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了。

为了解化疗药物短缺的现状及其导致的后果,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Gogineni博士和他的同事对454位肿瘤科医生进行了调查,其中250位医生做出回应。Gogineni博士等对其中日常处方化疗药物的214位医生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在被调查前的6个月里,有82.7%的肿瘤科医生遇到了化疗药物短缺的问题,最常见的短缺药物包括亚叶酸钙(66.4%的被调查医生提及)、脂质体阿霉素(61.7%)、氟尿嘧啶(18.7%)、博莱霉素(17.3%)和阿糖胞苷(16.4%),而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结肠癌、乳腺癌和白血病,并在转移性癌症的姑息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这些药现在很少能买到。

75%以上的被访肿瘤科医生表示,这些一线化疗药物短缺的后果,是导致医生不得不给患者开具二线的化疗药物,而这些药物的疗效往往不如一线药物好。同样令人担心的是,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医生表示曾因此不得不延迟化疗。69.6%的医生表示他们的癌症中心或诊所在正式分配药物时缺乏正规的指南。

59.2%的医生表示,当无法配到常用的廉价非专利化疗药5-氟尿嘧啶(5-Fu)时,他们不得不给患者开具更加昂贵的替代药物如希罗达(卡培他滨),从而导致药品费用将因此增加140倍,疗效却不一定更好。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