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我国几千家医药集团(厂)以干姜为主要原料研制开发了500多种新药、特药和中成药,年需干姜估算在5000吨以上,较2000年增长60%,各地饮片加工企业、药材公司、药店、医院处方等所需的干姜至少在千吨之上,同比增长20%。干姜、鲜姜还是我国调料品市场和食品市场上的“主打品种”之一,年需量在15万吨以上。干姜、鲜姜出口量明显增长,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也是产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拳头产品”。
干姜走过了“价升——价落——价升”的市场轨迹。据笔者对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2004—2008年干姜价格走势的调查显示,2003年干姜个和干姜片市价分别为12—14元(千克价,下同)和11—12元,分别上涨至2004年的16.5—18元和15—16元;2005年市价再分别升至21—22元和19—20元。但到了2006年后,市场突然“变脸”,干姜行情大幅跌落,分别跌至8.7—9.5元和7.5—8元,成为药材市场和调料品市场上名副其实的“烂市品种”,产区姜农不但没有收益,还血本无归,许多药商“跳水”,赔得一塌糊涂,众口一词:赔了,赔了,赔得莫名其妙。2007年干姜市场出现“阴转晴”的局面,价格止跌企稳,并小幅上扬,分别上涨至9—10元和8—9元,涨幅平均为4.4%。进入2008年后,干姜价格持续回升,1—5月份市价分别为9.3—9.5元和8.5—9元,6—9月份市价再度攀升至10.3—11.5元和9.5—10.5元,涨幅分别为15%和8%,引起药厂、药企、药商和姜农的密切关注。
药材市场上的干姜缘何由滞转畅,市价稳步回升呢?市场调查有如下几个主要原因:
一是出口增加。下半年后,我国干姜、鲜姜出口出现转机,销售范围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出口国家和地区由53个增加至86个,销售量大幅上升,升幅在20%以上,出口单价也在同步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