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示】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 【产品名称】头孢地尼胶囊
- 【规格】0.1g(数量待定)
- 【主要成份】头孢地尼。
- 【功能主治/适应症】
对头孢地尼敏感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球菌、消化链球菌、丙酸杆菌、淋病奈瑟氏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鲁威登斯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等菌株所引起的下列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淋菌性尿道炎;•附件炎、宫内感染、前庭大腺炎;•乳腺炎、肛门周围脓肿、外伤或手术伤口的继发感染;•毛囊炎、疖、疖肿、痈、传染性脓疱病、丹毒、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炎、甲沟炎、皮下脓肿、粉瘤感染、慢性脓皮症;•眼睑炎、麦粒肿、睑板腺炎。
-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服用的常规剂量为一次0.1g,一日3次。剂量可依年龄、症状进行适量增减,或遵医嘱。
- 【不良反应】据国外临床试验数据,在使用本品治疗的13,715名患者中,有354例(2.58%)不良反应(包括实验室数据异常)的报告。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110例,0.80%),如腹泻或腹痛;皮肤症状(31例,0.23%),如皮疹或瘙痒。主要的实验室数据异常包括谷丙转氨酶(126例,0.92%)和谷草转氨酶(89例,0.65%)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41例,0.30%)。1.临床不良反应【0.1%≤发生率<5%--发生率<0.1%--发生率不详】过敏--0.1%≤发生率<5%:皮疹;发生率<0.1%:荨麻疹、瘙痒、发热、水肿;发生率不详:红斑。血液学--0.1%≤发生率<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生率<0.1%:中性粒细胞减少。肾脏--发生率<0.1%:血尿素氮升高。胃肠道--0.1%≤发生率<5%:腹泻、腹痛、胃部不适;发生率<0.1%:恶心、呕吐、胃灼热、食欲减退、便秘。微生物--发生率<0.1%:口腔炎;发生率不详:念珠菌病。维生素缺乏--发生率不详:维生素K缺乏症状(低凝血酶原血症、出血倾向)、复合维生素B缺乏症状(舌炎、口腔炎、食欲缺乏、神经炎)。其它--发生率<0.1%:眩晕、头痛、胸部压迫感;发生率不详:麻木。注: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2.其它不良反应:1)皮肤科:可能发生史-约综合征(<0.1%)或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0.1%)。应严密观察患者,若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皮肤或粘膜出现红斑/水泡、皮肤感觉紧绷/灼烧/疼痛,应立即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2)过敏反应: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红斑、血管性水肿、荨麻疹,发生率<0.1%。应严密观察患者,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3)休克:可能发生休克,发生率<0.1%。应严密观察患者,若出现感觉不适感、口内不适感、喘憋、眩晕、便意、耳鸣或出汗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4)血液学:可能发生全血细胞减少症(<0.1%)、粒细胞缺乏症(<0.1%,初期症状为发热、咽喉痛、头痛、不适)、血小板减少症(<0.1%,初期症状为瘀斑、紫癜)或溶血性贫血(<0.1%,初期症状为发热、血红蛋白尿、贫血症状)。应严密观察患者,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5)结肠炎:可能发生严重的结肠炎(<0.1%),如经血便证实的伪膜性结肠炎。应严密观察患者,若出现腹痛或频繁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6)间质性肺炎或PIE综合征:可能发生经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X光检查异常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证实的间质性肺炎或PIE综合征(<0.1%)。若出现此类症状,应立即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如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7)肾脏疾病:可能发生严重肾脏疾病(<0.1%),如急性肾衰竭。应严密观察患者,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8)暴发性肝炎、肝功能异常或黄疸:可能发生严重肝炎(<0.1%),如伴有明显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或碱性磷酸酶升高的暴发性肝炎、肝功能异常(<0.1%)或黄疸(<0.1%)。应严密观察患者,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 【禁忌】对本品有休克史者禁用。对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有过敏史者慎用。
- 【注意事项】•根据惯例,应在确定微生物对本品的敏感性后,本品的疗程应限于治疗患者所需的最短周期,以防止耐药菌的产生。•建议避免与铁制剂合用。如果合用不能避免,应在服用本品3小时以后再使用铁制剂。•因有出现休克等过敏反应的可能,应详细询问过敏史。•下列患者应慎重使用:–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本人或亲属中有易发生支气管哮喘、皮疹、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体质者;–严重的肾功能障碍者:由于头孢地尼在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血清中存在时间较长,应根据肾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酌减剂量以及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对于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建议剂量一日1次,一次100mg;–患有严重基础疾病、不能很好进食或非经口摄取营养者、高龄者、恶液质等患者(因可出现维生素K缺乏,要进行严密临床观察)。•对临床检验值的影响:–除试纸法尿糖试验之外,在用Benedict试剂、Fehling试剂和Clinitest试验法进行尿糖检查时,可出现假阳性,要注意。–可出现直接血清抗球蛋白试验阳性,要注意。•其它注意事项:与添加铁的产品(如奶粉或肠营养剂)合用时,可能出现红色粪便。可能出现红色尿。
-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与下列药物合用时需慎重。【药物--体征、症状及治疗--机制及风险因素】铁制剂--体征、症状及治疗:由于可能导致头孢地尼的吸收降低约10%,因此建议避免与此类药物合用。如果合用不能避免,二者的给药间隔应大于3小时。--机制及风险因素:本品可与铁离子在肠道中结合,形成一种难以吸收的复合物。华法林钾--体征、症状及治疗:华法林钾的作用可能加强,但尚无二者相互作用的报告。--机制及风险因素:本品可能抑制肠道细菌产生维生素K。抗酸药(含铝或镁)--体征、症状及治疗:由于可导致头孢地尼的吸收降低而使其作用减弱,因此应在服用本品2个小时以后方可使用抗酸药物。--机制及风险因素:机制尚不明确。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有关妊娠期的用药,其安全性尚未确立。对孕妇或怀疑有妊娠的妇女,用药要权衡利弊,只有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权衡利弊,只有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使用本品时应特别注意以下方面,并根据对患者的临床观察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1.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老年患者可能容易出现不良反应。2.由于维生素K缺乏,老年患者可能会有出血倾向。
- 【儿童用药】儿童用药参见头孢地尼颗粒说明书。
-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同其他头孢类抗菌药物,头孢地尼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头孢地尼对部分β-内酰胺酶稳定,因此,许多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的细菌对头孢地尼敏感。耐药机制:头孢地尼的耐药机制主要为:β-内酰胺酶的水解、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改变和膜通透性降低。头孢地尼对大多数肠杆菌属、假单胞菌、肠球菌、耐青霉素链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无活性。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氨苄青霉素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地尼不敏感。抗菌活性:体外及临床感染中,头孢地尼对下列微生物的大多数菌株有抗菌活性(见[适应症])。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仅限甲氧西林易感菌株)、肺炎链球菌(仅限青霉素易感菌株)、化脓性链球菌。革兰阴性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以下体外试验数据可用,但其临床意义未明。头孢地尼对至少90%的下列微生物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小于或等于1μg/ml。然而,尚未在充分且良好对照的临床试验中获得头孢地尼治疗这些微生物所致的临床感染的有效性数据。革兰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仅限甲氧西林易感菌株)、无乳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革兰阴性菌:柯氏柠檬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敏感性试验方法在可能的情况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定期向医生报告并提供其所在医院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的相关体外药敏性试验结果,该结果可反映医院及社区获得性病原菌的药敏特点。这些报告可帮助医生在治疗时选择抗菌药物。稀释法:采用定量方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这些最小抑菌浓度值可用于评估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应采用标准测试方法(肉汤法或琼脂法)来测定MIC,可根据表1中的标准对测定的MIC值进行解释。扩散法:采用对抑菌圈直径进行测定的定量方法,同样可对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可重复性估计。抑菌圈的大小代表着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程度,应采用标准测试方法进行测定。该法使用浸渍着5μg的头孢地尼的纸片对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进行测定,纸片扩散情况依据表1中的标准进行判定。其余详见纸质说明书。
-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 【贮藏】遮光,密封,在阴凉(不超过20℃)处保存。
- 【生产厂家】浙江普洛巨泰药业有限公司
-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
-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55880
- 【生产地址】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东港一路51号
- 【药品本位码】8690468500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