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调治理”到“静悄悄”:中成药价格虚高何时休?
2025-09-22 16:27:47 来源: 作者:
请用手机扫码观看视频
近期,在中成药价格治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多地医保部门在发布价格治理通知时,一改此前公开曝光高价药品的“高调”作风,转而要求企业登录系统查看具体信息,普通民众和媒体难以获取降价细节。这场从“高调示众”到“闭门处理”的转变,暴露出中成药价格控制的深层困境。 中成药价格虚高早已不是秘密。比如,吉林曝光的生脉注射液日均费用高达552元;陕西某企业柴胡注射液日均费用是同类最低价的61.5倍。更荒诞的是,同一种药在不同企业间价差可达数百倍。例如,宁夏某牛黄解毒片日费用105元,而最低价仅0.31元,价差338倍。这种“同药不同命”的现象,源于中成药成分、剂型、质量的复杂差异,更与独家品种垄断、流通环节加价等灰色操作密不可分。 中成药价格控制为什么这么难? 一是成本计算复杂:中药材如农产品,价格受气候、产地影响波动大,且独家品种工艺复杂,成本难以精确核算,给企业留下了操作空间。 二是中成药评价标准化程度低,“同方异名”现象频发,定价弹性大。此外,独家品种缺乏竞争,企业定价随意。 三是企业政府之间利益博弈:中成药兼具商品和民生属性,政府需在企业利润、医保可持续和患者负担间寻找平衡。强力压价可能迫使企业停产廉价药,或换包装变相涨价,导致“降价死”怪圈。因此,政府更倾向于采取柔性手段。 感谢大家的观看。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有任何看法,欢迎讨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