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安全用药:避开误区,守护健康
2025-08-21 17:08:23 来源: 作者:
请用手机扫码观看视频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与年轻人大不相同,用药安全至关重要。若不谨慎,药物可能从“治病良药”变成“致病毒药”。 遵循受益原则,拒绝盲目用药 老年人用药前必须明确适应证,没有明确病情不可随意服药。就像行军打仗,没有明确目标就出兵,只会徒增损耗。选药时,要挑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的,在利与弊间仔细权衡,确保药物真正带来健康益处。比如,轻微感冒通过多休息、多喝水就能缓解,发热时加用对乙酰氨基酚,而无需急着盲吃抗生素。 严守“少而精”原则,控制用药数量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速度变缓,就像一条变窄的河道,水流通过时间变长。若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因此,老年人用药应遵循“能少勿多”原则,同时用药尽量别超5种,优先选择疗效明确、副作用小的药物,避免“大包围”式用药。 遵循少量原则,小剂量起步 小剂量用药是老年人治疗的重要策略。老年人的用药剂量通常为成年人用量的3/4。一般先从成年人用量的1/4 - 1/3开始,再根据临床反应调整剂量。60 - 70岁健康状况好的老人,可酌情减量服用成人剂量;对于70岁及以上或低体重的老年人,通常必须减量服用。 定期监测,科学停药 用药期间,定期检测肝肾功能、血压、血糖等指标。例如,服用华法林的老人需每月监测INR值,避免出血或血栓风险。用药期间密切观察,如出现新症状或体征,考虑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前者停药,后者加药或更换药物。对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待病情控制后,应立即停药。对骤然停药后可出现停药综合征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药、糖皮质激素,应遵医嘱采取逐渐减量的停药方法。 家人应协助老人建立用药档案,定期与医生沟通,共同守护用药安全。 感谢大家的观看。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有任何看法,欢迎讨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