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点名奥司他韦等6种药品防治流感

2025-02-14 13:19:20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由于其中带有感冒两个字,所以很多人以为它是普通感冒在流行,对流感掉以轻心,但其实,得了流感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在防治流感方面,国家卫健委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中点名了以下6种药物,它们分别是: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RNA聚合酶抑制剂)和阿比多尔(血凝素抑制剂),这6种抗病毒药均可用于流感的治疗。

一、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作用机制:通过选择性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靠近临近细胞,从而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和扩散。

适用范围:作为重症流感的首选药物,对甲流、乙流具有高度敏感性,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甲流、乙流治疗以及13岁以上人群的预防。

注意事项:2周内使用过减毒活疫苗的人群不建议服用,服药后48小时内也不应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孕妇、哺乳期女性、肾功能不全以及老人等特殊人群,用药剂量及用法需咨询专业医生。

帕拉米韦作用机制:与奥司他韦相似,也是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来发挥作用。

适用范围:适用于甲流和乙流的治疗,但关于乙流的临床数据尚不充分。更适合重症患者及无法吸入或口服神经氨酸抑制剂的患者。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神经状态,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心率失常、中枢神经损害等不良反应。轻症、普通症患者一般不建议使用。

扎那米韦作用机制:与奥司他韦和帕拉米韦相似,也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适用范围:适用于在无法获得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或病毒出现耐药性的情况下。临床研究显示,扎那米韦的耐药风险极低。

注意事项:合并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扎那米韦,因其给药形式特殊,部分患者可能无法适应。使用前需咨询医生。

二、RNA聚合酶抑制剂

玛巴洛沙韦作用机制:是一种新型单剂量口服抗病毒药物,属于帽状结构依赖性核酸内切酶抑制剂。

适用范围:用于5岁及以上人群抗流感病毒治疗。

注意事项:半衰期长达79~94小时,仅需服药1次。但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不建议使用。干混悬剂需在配制后(用常温饮用水配制)2小时内服用。

法维拉韦作用机制:进入体内后代谢的活性法维拉韦核苷三磷酸可与流感病毒RNA聚合酶竞争,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适用范围:在其他抗流感病毒药物无效或发生新感染时,法维拉韦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但仅限于成人新型或再次流感的治疗。

注意事项:具有生殖毒性(胚胎致死和致畸作用),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禁用。在给药前及给药7天之内,应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此外,备孕人群、有痛风病史及肝肾功能损害的人群也不建议使用。

三、血凝素抑制剂

阿比多尔作用机制:通过阻止病毒脂膜与细胞融合来发挥抗病毒作用。

适用范围:临床上关于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证据尚不充分。

注意事项:对于未成年人、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以及有窦房结节病变、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不建议使用。

中成药包括:抗病毒口服液感冒清热颗粒小柴胡颗粒连花清瘟制剂。无论是西药还是中成药,都需要对症下药,并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同时,特效药虽能有效治疗流感,但不能替代疫苗预防。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