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的难点与方法

2009-07-14 17:05:33    来源:  作者: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中医在世界上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将成为世人健康的一个重要支柱。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学术和临床上的表现出难学、难用两个方面。清朝巨匠叶天士在晚年曾告诫后代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而发此感慨者又并非个别。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学的发展,本文着重介绍学习中医的难点和方法。

    学习中医的难点有如下五个方面:

首先是对学术思想的理解、领悟和把握难。中医学不仅直接脱胎而且完全和传统文化一脉,国学渊薮——《易经》《老子》《论语》中的哲学思想,直接就是中医学术灵魂的本身,故唐朝大医孙思邈尝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医。因此中医学所天然赋有的迥异于以工具理性见长的西方哲学的形象思维特质,就决定并形成了其学术上抽象说理形象把握,从而给人似乎模糊笼统灵活不定难以把握的特点,这就要求从学者必须具有与此学术特性相应的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擅长联想、想象、领悟和思辨。但每个人在逻辑与形象两大主要思维形式上的侧重与能力则主要取决于先天的秉承,因而存在着长短强弱的不同。就根本而言,东西方医学迥异的根源,在于对世界的认知与思维方式相异的哲学基础。故中医最难在思维,根基在哲学,两者是决定医师最终所能达到的学术境界与业务高度的先决条件和根本保证。

  其次是古代医籍文字简约古奥难懂。俗语所谓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是说文人学中医比较容易。这是何故?一是文人通晓文史哲,因此而所具备的文化底蕴、思维向度与能力为他们对理解、领悟中医的学术思想和技术的良好应用奠定了基础;再则又以其文化水平高而自然解决了阅读医书的文字障碍。儒医相通的说法,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古代医师的文人特性。不通古汉语的弊害,不仅读不懂古书,更在于思维方式和能力的难以培育和加强。

  第三是知识结构所要求的全面性所致学习困难。中医学是人、病、自然三者兼顾而并非纯技术的学科,是社会、自然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故除了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广泛的其他知识。正因此,《黄帝内经》才有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对人才的全面要求。

  第四是知识转换成能力的困难。中医临床知识的学习和从师袭技容易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难,要用活用好则更难。因其临床直接受承于学术和思维特性的主导,故在技术应用时缺乏西医那样明确直观、标准统一、对应性强的可操作性。有了知识难以致用而更需智慧驾驭,中医也是智慧学的本性使得医师自身能力的形成和培育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为什么都说西医好学而中医难学呢?主因之一就是两者在知识与能力切换上难易明显不同,而这同时也是由中医的技艺性和实践性都很鲜明强烈的特性所决定的。

第五是成才时间过长所带来的从业者难有恒心恒力的困难。有学者在对古今中医人才的成长时间作了专题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成才的平均年龄是55岁,即到了现在快要退休的年龄,一位中医才能较为娴熟地正确运用理法方药而体现出中医学的真实力量。民间所谓少年木匠老郎中的说法,正是这一特点恰切的形象说明。

学习中医的方法有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是注重基础:在启蒙教学阶段,就以四部经典著作开始。他们的主张,和《千金方·大医习业一》的精神遥相呼应。通过基础理论学习的学生,一般地讲,理论水平较高,而且基础也打得牢固,有发展的潜力,故被历代医家所拥护。

第二是要专注:指自学之人,心不专一,不能深入书中,只是浮光掠影地浏览一下,当然这种学习是没有什么结果可言。

第三是要系统:指自学之人,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和步骤,一会儿看这本书,一会儿又看另一本书,好象蜻蜓点水,这种杂乱无章,没有系统的学习,也必然学无所成;

第四是忌畏难:指自学之人,在自学过程中,有的内容看不进去,发生了困难。殊不知,凡是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正是知识贫乏的具体反映。如果不以钉子的精神向难处深钻以求解决,反而畏难自弃,必然柱费一番心机,半途而废。记得古人鞭策人们学习,说出许多的格言和警句,如什么石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啦,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啦,都说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只有坚持学习而不畏难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五是要学以致用。学中医理论,目的是指导临床去解决防病和治病的问题。因此,在学习中就贯穿一个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问题。清人陈修园为什么主张白天看病、夜晚读书呢?不过是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罢了。我很喜欢《三国演义》舌战群儒时孔明对东吴谋士程德枢所讲的一段话,他说: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发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孔明在这里嘲笑了那些读书虽多,而不成其经济学问,尽管终日吟咏,而于事实无所补的人。学习中医也最忌纸上淡兵。应该看到,不论任何一家名著,也都有一分为二的问题,也都有待于在实践中检验和在实践中发展的问题。如果离开实践,就很有可能造成盲目的崇拜,或者粗暴地加以否定。

  综上所述,其实也反映了中医学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故凡缺乏或格滞传统哲学素养及思维方式、欠缺文人才情、没有对中医的终身挚爱、恒心和勤奋的人,要想有所作为应当是非常困难的。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