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速成药品从业员 能让消费者放心?

2009-06-17 08:51:42    来源:  作者:

  “天使”的马甲

  近日,一药店从业人员向记者爆料推销员的工作内幕, “只经过7天的培训,穿上白大褂就可以卖药了。”促销员的任务就是向消费者推销自家经营的品牌药品。没有保底工资,收入全靠药品提成,每推销出一件药品提成12%到14%。

  人们之所以相信药品推销员,除了相信他们的职业道德外,就是相信那一身的白大褂,身在医药行业,有一身的“天使装束”。但天使的外衣何以成了魔鬼的马甲?在药品推销人员的爆料中有这样一句话:“只经过7天的培训,穿上白大褂就可以卖药了。”那么医疗药品的从业人员都是如何培训的?谁有资格给他们培训?

  短短的一周就能培训出一名医疗药品从业人员,这样的速度和效率也可以成为“最牛”了。别说这样的培训,就是医疗专科学校的毕业生没有长达半年以上的实习经验,也难以胜任药品发放工作,但是这些人不仅能“熟练”地发放和销售药品,而且还对药品的“疗效”出奇的精通,那就是让消费者“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来物价部门已经核准的价格,他们也照加不误,甚至能翻越原价的几十倍,昂贵的药品能否治疗消费者的疾病不清楚,但他们的腰包却急剧地变鼓了。

  链接:医治"药价虚高症"有没有灵丹妙药?

  高昂的药品价格一直为市民关注。近日,一药店从业人员向本报爆料药品推销员的工作内幕,称“只卖贵的,不卖对的”是促销员的工作口号。不少药的进价并不太高,但定价都非常高。比如,“益母草颗粒”进价1.85元,售价15元;“孕试纸”进价0.5元,售价5元;“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定价3.2元,售价竟高达62元!

  一种普通的药品,价格居然比进价翻了近20倍,还得在药店才能买得到这相对比较“便宜”的药品,如果进了医院,经过“技术处理”之后,可能价格还要向上翻几十个“跟斗”。难怪老百姓时时在提醒自己“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病;什么都可以吃,就是不能吃药”,难怪老百姓天天在叫喊“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原来药品经过几道“关卡”之后,越变越值钱了,个个都是如此“高贵”。问题是,老百姓虽然“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但不吃药,病就很难痊愈;于是,明知道药价高得离谱,也只能“口服心服”地任人宰割。

  药品价格居高不下,不是生产成本编高,厂家定价也水涨船高;而是几级经销商“心太黑”,唯利是图,见钱忘义,层层加价,造成药品价格普遍患上了“虚高症”,形成了药品价格“出厂低、销售高”的极大反差。药品价格得了“虚高症”,也让老百姓染上了“恐高症”,一些生活困难者,有个头痛脑热什么的,也舍不得打针吃药,忍着病痛硬挺着,挺过去了自然是一件好事,既节省用药开支,又让高价药受到了冷落;万一挺不过去,就有可能小病拖成了大病,最终还得进医院挨上“更阴狠的一刀”。因此,“药价虚高症”,伤及的还是普通百姓。

  长期以来,国家和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药价居高不下的问题,但是,收效甚微。难道“药价虚高症”是不治之症,无可救药了?否也。关键是没有找到问题的“病根”,对症下药。笔者手中就有一个“妙方”,愿无偿捐献出来,供参考选用。其实,这个“药方”挺简单,就是强制规定药品生产厂家标明药品出厂价,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再标明一个合理的市场指导价,实行药价公开透明,药品经销商及医院,均不可突破市场指导价;违反者,处以加价之后药品价格十倍以上的罚款,看谁还敢擅自提高药品价格?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