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医药 相关内容
摘要:宣痹汤-汉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出处:《温病条辨》(清-吴瑭)。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痿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
 2023-09-06 11:03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滋阴降火汤-汉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出处:《审视瑶函》(明-傅仁宇)。满目萤星乱散,六阳贼火上炎,要救神光不坠,清心滋肾为先……治阴虚火动,起于
 2023-09-05 14:02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清胃汤-汉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出处:《审视瑶函》(明-傅仁宇)。治眼胞红硬。此阳明经积热,平昔饮酒过多,而好食辛辣炙煿之味所致也。
 2023-09-05 14:02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解郁汤-汉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出处:《傅青主女科》(清-傅山)。两胁闷而疼痛,如弓上弦……治法宜开肝气之郁结,补肝血之燥干。
 2023-09-05 14:02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固本止崩汤-汉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出处:《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一时血崩……必须于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方用固本止崩汤。
 2023-09-05 14:02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养精种玉汤-汉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出处:《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瘦怯身躯,久不孕育……方用养精种玉汤。处方:大熟地一两(九蒸),当归五
 2023-09-05 14:02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定经汤-汉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出处:《傅青主女科》(清-傅山)。妇人有经来断续,或前或后无定期……方用定经汤。处方:菟丝子一两(酒炒),白芍一两
 2023-09-05 14:02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调肝汤-汉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妇人有少腹疼于行经之后者,方用调肝汤。处方:山药五钱(炒),阿胶三钱(白面炒),当归三钱(酒洗),白芍三钱(酒炒),山萸肉三钱(蒸
 2023-09-05 14:02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柴葛解肌汤-汉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出处:《医学心悟》(清-程国彭)。治春温夏热之病,其症发热头痛,与正伤寒同,但不恶寒而口渴,与正伤寒异耳,本方主之。
 2023-09-05 14:02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茵陈术附汤-汉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出处:《医学心悟》(清-程国彭)。阴黄之证,身冷,脉沉细,乃太阴经中寒湿,身如熏黄,不若阳黄之明如橘子色也,小便自利,茵
 2023-09-05 14:02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消瘰丸-汉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出处:《医学心悟》(清-程国彭)。瘰疬者,肝病也。肝主筋,肝经血燥有火,则筋急而生瘰。瘰多生于耳前后者,肝之部位也。其初起即
 2023-09-05 14:02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阳和汤-汉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出处:《外科证治全生集》(清-王维德)。此方主治骨槽风、流注、阴疽、脱骨疽、鹤膝风、乳岩、结核、石疽、贴骨疽及漫肿无头,平塌
 2023-09-05 14:02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柴胡清肝汤-汉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出处:《医宗金鉴》(清-吴谦)。柴胡清肝治怒证,宣血疏通解毒良,四物生用柴翘蒡,黄芩栀粉草节防。
 2023-09-05 14:02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四物消风饮-汉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出处:《医宗金鉴》(清-吴谦)。四物消风饮调荣,血滋风减赤色平,荆防鲜蝉兼独活,柴薄红枣水煎浓。
 2023-09-05 14:02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地黄饮-汉族医药-古代经典名方。出处:《医宗金鉴》(清-吴谦)。地黄饮治血风疮,痒盛不眠血燥伤,首乌丹皮生熟地,黑参归蒺草红僵。
 2023-09-05 14:02
评论:暂无评论
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