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价格继续上涨将是大势所趋2011.10.14

2011-10-14 15:47:07    来源:  作者:

    利好助推 大黄大涨

    大黄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属大宗品种之一,年用量已逾万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黄的命运同所有药材一样历经坎坷,跌宕起伏,2000-2005年大黄价格跌入低谷长达6年之久。2006年之后,特别是进入2009年大黄市场在诸多利好因素的助推下,峰回路转,2006年市价上涨至6.5-7.8元(千克价,下同),继而再涨至2009年的9-12元,2011年大黄价格已攀升至20元左右,是低谷时期的4倍之多。大黄这一不俗表现已引发药材、医药、化工、保健、食品、饮料、饲料和兽药等诸多领域的极大关注。众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大黄缘何走出低谷?大黄价格大幅上涨后是昙花一现还是后市走强?

    前不久,笔者对大黄的产销历史、现状及后市走势做了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道如下,供相关行业与有关人士及药农参考。

    一、野生资源枯竭,家种产量下降

    我国大黄(野生与家种)主产区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陕西、宁夏、湖北、湖南、山西、云南、贵州和重庆等10余个省、区、市的100多个市县和1000多个乡(镇、区)等,其中甘肃省是我国大黄的重点产销区,总产量和出口量占到全国总量的60%和70%。市场调研显示,我国是大黄生产大国和销售大国,在上个世纪大黄产量(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三类)高达3-4万吨左右,但进入本世纪后大黄产量已由本世纪初的12000吨(估算,下同),逐年锐减至2011年的6500吨左右(其中野生大黄已减少至1000吨左右)。

    大黄产量缘何逐年锐减?调查显示:

    野生大黄枯竭。野生大黄产量已由世纪初的万余吨,大幅减少至2011年的千余吨。大黄
 野生资源枯竭,产量连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大黄主产区的四川、青海、云南、甘肃等省,为自然灾害频发地带,连年发生地震、干旱、暴雨、泥石流、冰冻等一级灾害,导致大黄大面积死亡,后续再生能力减弱;主产区群众持续半个世纪的滥采乱挖,造成资源濒临枯竭,产量连年锐减,近年广大产区已少见成片的大黄,产新后药厂、药商等大用户很难买到大货;改革开放以来产区为改变落后面貌,大力发展地方经济,连年不断地开山、修路、架桥、开矿、建厂、修渠、造田、植树等多种人类活动,极大地破坏了大黄赖以生存的环境,产量逐年大幅下降;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广大青壮年已去城市务工,家种缺少壮劳力进山采药和加工出售药材;野生大黄生产周期长达5-6年,一次采挖殆尽再生尚需多年,后续采挖产量逐年减少,野生大黄多生长在2000-5000米的高寒山岭,山高路远,采挖难度大,加之大黄价低,采挖得不偿失,所以产区已少人进山采药;主产区政府主管部门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三令五申严禁无证人员和外来人员采挖野生药材,致使野生大黄产量连年下降。

手机:   汉字数
范得才发表于 2012-02-29 14:17:01
青海这次也不知道是什么大黄.属于萝卜状的.不知道价格多少.
查看全部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