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灵医药西药x-精神系
药店入驻 厂家报价 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建议零售价格:¥0.00

定瑞新丁苯那嗪片价格对比 25mg*112片

产品名称:丁苯那嗪片 (Dr. Reddy's/定瑞新)
包装规格:25mg*112片   产品剂型:片剂   包装单位:瓶/盒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J20230131   药品本位码:86978377000674
生产厂家:印度Dr. Reddy's Laboratories Limited
商品条码:8901148258399
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主治疾病:点下方问诊开药,获得处方后可查看
  • 【警示】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 【产品名称】丁苯那嗪片
  • 【商品名/商标】

    Dr. Reddy's/定瑞新

  • 【规格】25mg*112片
  • 【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丁苯那嗪。
  • 【性状】定瑞新丁苯那嗪片为淡黄色至黄色圆形平面素片,具斜边,一侧有刻痕,另一侧刻有“395”。
  • 【功能主治/适应症】

    本品用于治疗亨廷顿病相关的舞蹈症。

  • 【用法用量】常规剂量注意事项:本品长期日剂量依患者个体进行调整。以数周时间缓慢调整本品服用剂量,直到确定可以改善舞蹈症状且可耐受为止。服用本品不受饮食影响(参见[药代动力学])。个性化剂量:应依个体需求进行剂量调整:(1)每日最大推荐剂量为50mg:初始剂量应由每天早上一次,每次12.5mg开始。一周后,日剂量增加为25mg,每日两次,每次12.5mg。丁苯那嗪片应以每周增加日剂量12.5mg的方式缓慢调整到能减轻舞蹈症状且可耐受为止。如日剂量增加至37.5-50mg,应分三次服用。建议单次给约剂最最多25mg。如出现静坐不能、躁动、帕金森症、抑郁、失眠、焦虑或镇静的不良反应,应停止调整剂量并降低服用量。若不良反应仍未缓解,应考虑停用本品或给予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参见[不良反应])。(2)每日推荐剂量为50mg以上:服用丁苯那嗪片日剂量大于50mg的患者应首先进行基因检测,根据药物代谢酶CYP2D6(细胞色素P4502D6)的表达能力确定患者为不良型代谢者(PMs)或广泛型代谢者(EMs)。丁苯那嗪片的服用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代谢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参见[注意事项]以及[药代动力学])。CYP2D6广泛型与中间型代谢者:患者基因型经确认为CYP2D6广泛型与中间型代谢者,如本品所需日剂量超过50mg,应以每周增加日剂量12.5mg方式缓慢调整到能减轻舞蹈症状且可耐受为止。如患者日剂量达50mg以上,应分三次服用。每日最大推荐剂量为100mg,单次最大推荐剂量为37.5mg。如出现静坐不能、帕金森症、抑郁、失眠、焦虑或镇静的不良反应,应停止调整剂量并降低服用量。若不良反应仍未缓解,应考虑停用本品或给予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参见[注意事项]以及[药代动力学])。CYP2D6不良型代谢者:PMs患者除了单次最大推荐剂量为25mg以及每日最大推荐剂量为50mg外,其初始剂量和剂量调整参照EMs患者(参见[注意事项]以及[药代动力学])。依据CYP2D6抑制剂进行剂量调整:强效CYP2D6抑制剂:奎尼丁或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药物属于强效CYP2D6抑制剂,会显著增加α-HTBZ(α-二氢丁苯那嗪)与β-HTBZ(β-二氢丁苯那嗪)的暴露。因此,丁苯那嗪片日剂量不可超过50mg且单次最大剂量不可超过25mg(参见[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代动力学])。肝功能损害患者:由于肝功能损害患者其丁苯那嗪片与血浆中代谢物暴露量增加的疗效与安全性未知,无法调整丁苯那嗪片用量以确保安全使用。因此,肝功能损害患者禁用丁苯那嗪片(参见[禁忌]、[药代动力学])。停药:丁苯那嗪片可以马上停药,无需缓慢减量。丁苯那嗪片最后一次给药后12-18小时内何能突然出现舞蹈症。恢复用药:丁苯那嗪片停药超过5天后,如要恢复用药应缓慢调整剂量。停药少于5天者,可直接恢复之前的维持剂量(无需缓慢调整)。
  • 【不良反应】下列严重不良反应在说明书[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1.抑郁与自杀倾向(参见[注意事项]1)。2.神经抑制剂恶性综合征(NMS)(参见[注意事项]4)。3.静坐不能、躁动与激越(参见[注意事项]5)。4.帕金森症(参见[注意事项]6)。5.镇静与嗜睡(参见[注意事项]7)。6.QTc间期延长(参见[注意事项]8)。7.低血压与直立性低血压(参见[注意事项]9)。8.高催乳素血症(参见[注意事项]10)。9.与含黑色素组织的结合作用(参见[注意事项]11)。一、临床试验:由于临床试验常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进行,一种药物临床试验中所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可直接与另一种药物临床试验中所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也不能反映出临床实际使用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丁苯那嗪片开发期间,曾给予773位特定受试者或患者使用丁苯那嗪片。丁苯那嗪片的暴露时间与条件各有不同,其中包括针对健康受试者(259位)的单剂量或多剂量临床药理研究、针对患者的开放性试验(529位)和双盲试验(84位)。一项针对亨廷顿病(HD)患者、为期12周的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丁苯那嗪片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比安慰剂组更为常见。试验期间,丁苯那嗪片治疗组54位患者中有49位(91%)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超过10%且比安慰剂组至少多5%以上)包括镇静/嗜睡、疲乏、失眠、抑郁、静坐不能、焦虑/焦虑加重以及恶心。≥4%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详见纸质说明书。吞咽困难:吞咽困难是HD的症状之一。但是,减少多巴胺类神经传导的药物也会造成食道蠕动异常与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可能与吸入性肺炎相关。一项为期12周、针对HD患者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丁苯那嗪片治疗组中有4%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安慰剂组则有3%。另两项为期48周与80周的开放性试验中,接受丁苯那嗪片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10%与8%的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有些吞咽困难患者伴有吸入性肺炎。这些事件是否与治疗相关尚不清楚。二、上市后经验:在本品批准后使用期间发现了其他不良反应。因为这些不良反应均来自于自发报告且报告的人群规模不确定,所以通常不能准确估计其发生率,也不能确定其与药物暴露的因果关系。神经系统疾病:震颤。精神病类:意识模糊、攻击行为加重。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感染性肺炎。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多汗、皮疹。
  • 【禁忌】以下患者禁用:1.有主动自杀行为的患者以及未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完全的抑郁患者禁用(参见[注意事项])。.2.肝功能损害患者禁用(参见[用法用量]以及[药代动力学])。3.正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的患者禁用。丁苯那嗪片不可与MAOI同时使用,MAOI停药不足14天的患者禁用(参见[药物相互作用])。4.正在服用利血平的患者禁用,利血平停药至少20天后才能开始服用本品(参见[约物相互作用])。5.正在服用氘代丁苯那嗪或者valbenazine的患者禁用(参见[药物相互作用])。
  • 【注意事项】1.抑郁与自杀倾向:HD患者抑郁、自杀想法或自杀行为(自杀倾向)的风险增加。丁苯那嗪片增加HD患者自杀倾向的风险。一项为期12周、针对HD患者的双盲、安慰利对照试验,丁苯那嗪片治疗组54位患者中有10位(19%)发生抑郁或抑郁加重的不良事件,安慰剂组30位患者则未出现。在两项开放性试验(一项试验有29位患者服用丁苯那嗪片达48周;另一项试验有75位患者服用丁苯那嗪片达80周)中,抑郁/抑郁加重的比率为35%。所有服用丁苯那嗪片治疗HD舞蹈症的患者(187人)中,有1人自杀1人实施自杀行为还有6人有自杀想法。当考虑使用丁苯那嗪片时,需要衡量自杀风险与舞蹈症治疗的需求。所有使用丁苯那嗪片治疗的患者皆需观察有无出现抑郁、抑郁加重或自杀倾向。若抑郁或自杀倾向未缓解,可考虑停用丁苯那嗪片。应告知患者、看护人和患者家属本品有出现抑郁、抑郁加重以及自杀倾向的风险,在患者出现相关行为时应立即通知主治医师。出现自杀想法的HD患者需要立即评估处理。2.临床症状恶化与不良反应:亨廷顿舞蹈症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其特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情绪、认知、舞蹈症、强直与功能性能力的改变。一项为期12周的对照试验显示,丁苯那嗪片也会造成轻微的情绪恶化、认知障碍、强直与功能改变若持续使用本品治疗,尚不清楚这些作用是否会持续、得到缓解或加重。主治医师应评估本品对舞蹈症的益处与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抑郁与自杀倾向、认知退化、帕金森症、吞咽困难、镇静/嗜睡、静坐不能、躁动与残疾,定期重新衡量患者服用丁苯那嗪片的必要性。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与潜在症状恶化可能难以分辨,减少剂量或停药可帮助临床医师进行区分。某些患者潜在的舞蹈症状可能会随时间有所改善,从而可以减少丁苯那嗪片的需求。3.实验室检测:本品处方剂量大于50mg/天时,处方前需先检测患者CYP2D6的基因表现型,确定患者属于丁苯那嗪片不良型代谢者(PMs)、广泛型代谢者(EMs)还是中间型代谢者(IMs)。丁苯那嗪片不良型代谢者,其药物主要代谢物浓度比广泛型代谢者更高(α-HTBZ约高出3倍,β-HTBZ约高出9倍)。应依患者CYP2D6代谢型来调整用药剂量。确定为CYP2D6的不良型代谢者,每日最大推荐剂量为50mg,单次最大推荐剂量为25mg(参见[用法用量]以及[药代动力学])。4.神经抑制剂恶性综合征(NMS):曾有报告指出,丁苯那嗪片以及减少多巴胺传递的药物与潜在的致命综合症状有关,此类症状也被称为神经抑制剂恶性综合征(NMS)(参见[药物相互作用])。NMS临床表征有高热、肌肉强直、精神状态改变以及自主神经不稳定的迹象(脉搏或血压不规则、心动过速、发汗与心律不齐)。此外,还可能出现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横纹肌溶解症以及急性肾衰竭体征。NMS不容易被诊断,有些严重疾病(如感染性肺炎、全身性感染)以及未治疗或治疗不完全的锥体外系疾病可能有类似NMS的症状与体征。其它如中枢抗胆碱毒性、中暑、药物热以及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病理问题等,都是在区别诊断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NMS处理应包括(1)立即停止使用丁苯那嗪片;(2)加强对症治疗以及医学监护;(3)针对同时存在的严重医疗问题予以有效治疗。目前医学界针对NMS的药物治疗尚无一致的看法。有报告称,在恢复丁苯那嗪片治疗后NMS复发。若患者在NMS痊愈后需给予丁苯那嗪片治疗时,应监测是否有复发病征。5.静坐不能、躁动与激越:丁苯那嗪片可能会增加静坐不能、躁动与激越的风险。一项为期12周、针对HD患者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丁苯那嗪片治疗组中有10位(19%)出现静坐不能,安慰剂组则为0%。一项为期80周的开放性试验,丁苯那嗪片治疗组中有20%的患者出现静坐不能。应监测服用丁苯那嗪片的患者是否会出现静坐不能。此外,也应监测服用丁苯那嗪片患者躁动与激越的体征和症状,因为这些可能是发展为静坐不能的指标。如患者出现静坐不能,应减少丁苯那嗪片剂量,有些患者甚至需要停药。6.帕金森症:丁苯那嗪片会引起帕金森症。一项为期12周、针对HD患者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丁苯那嗪片治疗组中有15%的患者出现类似帕金森症(即运动徐缓、肌张力亢进与强直等)的症状,安慰剂组则为0%。另两项为期48周与80周的开放性试验中,丁苯那嗪片治疗组中分别有10%与3%的患者出现类似帕金森症的症状。由于强直也是亨廷顿舞蹈症进行性疾病可能出现的症状,因此很难区分是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还是潜在疾病的进展。对某些HD患者而言,药物引发的帕金森症比舞蹈症未得到治疗更有可能导致功能丧失。患者服用本品过程中如出现帕金森症,应考虑减少剂量,有些患者甚至需要停药。7.镇静与嗜睡:镇静为丁苯那嗪片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一项为期12周、针对HD患者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丁苯那嗪片治疗组54位患者中有17位(31%)出现镇静/嗜睡症状,安慰剂组则有1位(3%)。54位患者中有15位(28%)因为镇静而停止调升丁苯那嗪片剂量,并且/或者减少剂量。除一位患者外,所有减少丁苯那嗪片药量的患者镇静作用皆有减轻。另两项为期48周与80周的开放性试验中,丁苯那嗪片治疗组分别有17%与57%的患者出现镇静/嗜睡症状。有些患者在使用比推荐剂量还要低的药量时就出现镇静作用。为了患者自身以及他人的安全,在达到丁苯那嗪片维持剂量且清楚了解丁苯那嗪片对患者的影响之前,不可以从事需要心智警觉的活动,例如驾驶或操作有危险性的机器。8.QTc间期(按心率校正的QT间期)延长:丁苯那嗪片会造成QTc间期略为增加(约8毫秒)。QT间期延长可能造成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出现,QT间期越长危险性越高(参见[药理毒理])。丁苯那嗪片应避免与其他已知会延长QTc的药物同时使用,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硫利达嗪、齐拉西酮)、抗生素(如莫西沙星)、第ⅠA类(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和第Ⅲ类(如胺碘酮、甲磺胺心定)抗心律不齐药物或任何已知会延长QTc间期的药物(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先天性长QT综合症以及有心律不齐病史的患者也应避免使用丁苯那嗪片。某些情况下,联合使用延长QTc间期的药物,可能会增加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以及/或猝死的风险,例如在(1)心动过缓;(2)低血钾症或低血镁症;(3)同时使用其他会延长QTc间期的药物;(4)存在先天性QT间期延长(参见[药理毒理])。9.低血压与直立性低血压:健康受试者在单次服用25mg或50mg的丁苯那嗪片后,引发体位性头晕,1位晕厥、1位体位性头晕患者证实为直立性低血压。一项为期12周的对照试验中,丁苯那嗪片治疗组有4%出现头晕(安慰剂组无人出现头晕),不过,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未测量血压。对于易出现低血压的患者,应考虑监测站立时的生命体征。10.高催乳素血症:丁苯那嗪片会提高人体的血清催乳素浓度。健康受试者服用丁苯那嗪片25mg后,血浆催乳素浓度峰值增加了4到5倍。体外组织培养实验显示,约三分之一的人类乳腺癌与催乳素有关系,对于曾检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如欲使用丁苯那嗪片,需着重考虑催乳素因素。虽然血清催乳素浓度升高可能造成闭经乳溢、男性乳房增大以及阳痿,但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血清催乳素浓度升高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血清催乳素浓度的长期升高(虽然本品研发过程中未进行评估)与雌激素水平过低和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加有关。如临床上怀疑有高催乳素血症症状,应进行相关检查并考虑停用丁苯那嗪片。11.与含黑色素组织的结合作用:由于丁苯那嗪片或其代谢物会与含黑色素的组织结合,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蓄积于此类组织中。因此,长期服用丁苯那嗪片后,可能引起此类组织毒性的增加。在有色物种例如犬的长期毒性研究中,未对眼睛进行眼科检查或显微镜检查。人体眼科监测不足以排除长期暴露于丁苯那嗪片后造成伤害的可能性。丁苯那嗪片与含黑色素组织结合的临床相关性尚不清楚。尽管未具体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处方医师应注意长期用药对眼睛的影响(参见[药理毒理])。12.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临床试验中未发现患者有觅药行为(观察并非全面性)。本品其他国家的上市后经验尚无关于丁苯那嗪片的药物滥用报告。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活性药物相同,处方医师对于有药物滥用史的患者应仔细评估并密切追踪,观察是否有丁苯那嗪片误用或滥用病征(例如出现耐受性、药量需求增加、觅药行为)。患者突然停用丁苯那嗪片不会产生戒断症状或停药综合征,仅观察到原发疾病症状再次出现。
  • 【药物相互作用】1.强效CYP2D6抑制剂:体外实验显示,α-HTBZ和β-HTBZ是CYP2D6的底物。强效CYP2D6抑制剂(如帕罗西汀、氟西汀、奎尼丁)显著增加这些代谢物的暴露量。维持丁苯那嗪片稳定剂量的患者,再加用一种强效CYP2D6抑制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奎尼丁)时,可能需要降低丁苯那嗪片剂量。服用强效CYP2D6抑制剂的患者,丁苯那嗪片的日剂量不可超过50mg/天,单次剂量不得超过25mg(参见[用法用量]、[药代动力学])。2.利血平:利血平与囊泡单胺转运体2(VMAT2)不可逆结合,其作用可持续数天。处方医师应等舞蹈症再度出现后再给药丁苯那嗪片,以免中枢神经系统中血清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过量使用和大量耗竭。丁苯那嗪片不可与利血平同时使用,且利血平停药至少20天后才能给予丁苯那嗪片(参见[禁忌])。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正在使用MAOI药物的患者禁用丁苯那嗪片。丁苯那嗪片不可与MAOI药物同时使用,也不可在MAOI药物停药14天内服用(参见[禁忌])。4.酒精或者其他镇静药物:同时使用酒精或其他镇静药物可能会产生叠加效应,从而加重镇静或嗜睡作用(参见[禁忌])。5.延长QTc间期的药物:丁苯那嗪片会造成QTc间期略为增加(约8毫秒),因此应避免与其他已知会延长QTc的药物同时使用,这些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硫利达嗪、齐拉西酮)、抗生素(如莫西沙星)、第ⅠA类(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和第Ⅲ类(如胺碘酮、甲磺胺心定)抗心律不齐药物或任何已知会延长QTc间期的药物。先天性长QT综合症以及有心律不齐病史的患者也应避免使用丁苯那嗪片。某些情况下,联合使用延长QTc间期的药物,可能会增加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以及/或猝死的风险,例如在(1)心动过缓;(2)低血钾症或低血镁症;(3)同时使用其他会延长QTc间期的药物;(4)先天性QT间期过长症候群等情况下(参见[注意事项]以及[药理毒理])。6.神经阻滞剂:丁苯那嗪片与多巴胺拮抗剂或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奥氮平、利培酮、硫利达嗪与齐拉西酮)同时使用,会增加帕金森症、NMS以及静坐不能的发生风险(参见[注意事项])。7.氘代丁苯那嗪或valbenazine伴随给药:患者使用氘代丁苯那嗪或者valbenazine时禁止服用丁苯那嗪片。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本品在怀孕妇女中用药的安全性尚不清楚。大鼠妊娠期和哺乳期给予丁苯那嗪可导致死胎及产后子代死亡率增加。妊娠期或哺乳期间给予大鼠丁苯那嗪人类主要代谢物,对胎儿和子代产生影响(死亡率增加、生长减慢、神经行为以及生殖系统损伤)。临床使用相关剂量的丁苯那嗪及丁苯那嗪人类主要代谢物对大鼠会产生不良生育影响。美国普通人群临床诊断的怀孕妇女中,发生重大出生缺陷和流产的背景风险分别为2-4%和15-20%。服用本品的特殊人群发生重大出生缺陷和流产的背景风险未知。动物数据:妊娠大鼠整个胎儿器官形成期间给予最高剂量30mg/kg/天(或者依据mg/m2基准换算,相当于人类最大推荐剂量[MRHD]100mg/天的3倍)的丁苯那嗪;妊娠兔子在胎儿器官形成期间给予最高剂量60mg/kg/天(依据mg/m2基准换算,相当于MRHD的12倍)的丁苯那嗪,对胚胎发育均未产生明显影响。妊娠大鼠在胎儿器官形成期至泌乳期口服给予丁苯那嗪(5,15,30mg/kg/天),15、30mg/kg/天剂量组的死胎数及出生后子代死亡率增加,并观察到所有剂量组的幼仔发育均延迟。未建立大鼠产前和产后生殖毒性的无作用剂量水平。试验中最低给药剂量5mg/kg/天低于以mg/m2为基准的MRHD。由于大鼠口服丁苯那嗪不产生9-去甲基-β-DHTBZ(人类主要代谢物),因此对妊娠和哺乳期大鼠直接给予该代谢物。整个器官形成期间持续给予雌性大鼠9-去甲基_β-DHTBZ(剂量为8,15以及40mg/kg/天),观察到胚胎死亡率增加(15和40mg/kg/天)、子代动物体重减轻(40mg/kg/天),同时观察到母体毒性。从器官形成期至泌乳期口服给予9-去甲基-β-DHTBZ(8,15,40mg/kg/天),40mg/kg/天剂量组观察到妊娠期延长死胎出生后子代死亡率增加,子代动物体重减轻;15、40mg/kg/天剂量组观察到神经行为(多动、学习和记忆减退)以及生殖损伤(同胎产仔数量降低);最高剂量组观察到母体毒性。与9-去甲基-β-DHTBZ血浆暴露量(AUC)相关的大鼠生殖毒性无作用剂量(8mg/kg/天),低于人类最大推荐剂量。哺乳期妇女:丁苯那嗪或其代谢物是否会存在于人乳中未知;对母乳哺育婴儿的影响未知;对泌乳的影响未知。应当考虑母体对丁苯那嗪片的临床需求以及母乳哺育对婴儿发育和健康的益处,衡量母体哺乳期服用本品对婴儿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母体潜在的身体状况。然后决定停药还是停止哺乳。
  • 【老年患者用药】尚未确立本品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儿童用药】尚未确立本品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丁苯那嗪抗舞蹈病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认为与其可逆性地耗竭神经末梢单胺(如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组胺)的作用有关。丁苯那嗪可逆性地抑制人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MAT2)(K1≈100nM),导致单胺在突触囊泡的摄取减少和单胺储存的耗竭。丁苯那嗪在人体内的主要循环代谢产物二氢丁苯那嗪(HTBZ,为α-二氢丁苯那嗪(α-HTBZ)和β-二氢丁苯那嗪(β-HTBZ)的混合物)也可抑制人VMAT2,其在体外与牛VMAT2具有高亲和力。丁苯那嗪与多巴胺D2受体的体外结合亲和力较弱(K1=2100nM)。丁苯那嗪或其代谢物与有色大鼠体内含黑色素的组织(如眼睛、皮肤、皮毛)结合。单次经口给予放射性标记的丁苯那嗪21天后,仍可在眼睛和皮毛中检测到放射性。毒理研究:遗传毒性:丁苯那嗪和代谢产物α-HTBZ、β-HTBZ、9-去甲基-β-HTBZ的体外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在体外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丁苯那嗪在代谢活化条件下可致染色体断裂。在体外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α-HTBZ、β-HTBZ在有或无代谢活化条件下均可致染色体断裂。在体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9-去甲基-β-HTBZ在有或无代谢活化条件下未致染色体断裂。在采用雄性和雌性大鼠、雄性小鼠进行的体内微核试验中,丁苯那嗪在雄性小鼠和大鼠中结果为阴性,在雌性大鼠中结果不明确。生殖毒性: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试验中,雌性大鼠于交配前、交配期间至妊娠第7天经口给予丁苯那嗪5、15或30mg/kg/天,剂量大于5mg/kg/天[以mg/m2计,该剂量低于人最大推荐剂量(MRHD)100mg/天]时可致动情周期紊乱。雄性大鼠于交配前至交配期间经口给予丁苯那嗪5、15或30mg/kg/天(以mg/m2,高剂量相当于MRHD的3倍),与未给药的雌性大鼠进行交配,未见对雄鼠的交配、生育力指数和精子参数(活力、数量、密度)的影响。由于大鼠给予丁苯那嗪后不能产生人体主要代谢物9-去甲基-β-HTBZ,因此上述试验尚不足以评估丁苯那嗪对人类生育力的潜在损害。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中,妊娠大鼠于器官发生期经口给予丁苯那嗪剂量达30mg/kg/天(以mg/m2计,相当于MRHD的3倍),未见对胚胎/胎仔发育的明确影响。妊娠兔于器官发生期经口给予丁苯那嗪剂量达60mg/kg/天(以mg/m2计,相当于MRHD的12倍),未见对胚胎/胎仔发育的影响。围产期毒性试验中,大鼠于器官发生期至哺乳期经口给予丁苯那嗪5、15或30mg/kg/天,在15、30mg/kg/天剂量下可见死产率和子代出生后死亡率增加,且在所有剂量下均可见幼仔成熟延迟,未获得大鼠围产期发育毒性的无影响剂量。试验最低剂量(5mg/kg/天)低于MRHD(以mg/m2计)。由于大鼠经口给予丁苯那嗪后不产生丁苯那嗪人体主要代谢产物9-去甲基-β-HTBZ,因此,该代谢产物直接给予妊娠和哺乳期大鼠。妊娠大鼠于器官发生期经口给予9-去甲基-β-HTBZ8、15或40mg/kg/天,15和40mg/kg/天剂量下可见胚胎死亡率增加,40mg/kg/天剂量下可见子代动物体重减轻,同时可见母体毒性。大鼠于器官发生期至哺乳期经口给予9-去甲基-β-HTBZ8、15或40mg/kg/天,40mg/kg/天剂量下可见妊娠期延长,死产率和子代出生后死亡率增加,子代体重减轻;15、40mg/kg/天剂量下可见神经行为(活动增加,学习和记忆减退)以及生殖(窝仔数减少)损害;40mg/kg/天剂量下可见母体毒性。大鼠围产期发育毒性的无影响剂量(8mg/kg/天)下,妊娠大鼠9-去甲基-β-HTBZ血浆暴露量(AUC)低于人在MRHD时的暴露量。致癌性:p53+/-转基因小鼠连续26周经口给予丁苯那嗪5、15或30mg/kg/天,未见肿瘤发生率增加。Tg.rasH2转基因小鼠连续26周经口给予丁苯那嗪人体主要代谢产物9-去甲基-β-HTBZ20、100或200mg/kg/天,未见肿瘤发生率增加。
  • 【药物过量】药品注册阶段实施的开放性试验中曾出现三起药物过量事件。文献中报道了8例丁苯那嗪片药物过量。这些病例中丁苯那嗪片的服用剂量从100mg到1g不等。与丁苯那嗪片用药过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急性张力障碍、动眼神经危象、恶心与呕吐、发汗、镇静、低血压、意识模糊、腹泻、幻觉、红肿和震颤。处理常规中枢神经系统活性药物过量的措施适用于处理丁苯那嗪片过量。建议使用常规支持疗法与症状治疗,应监测心率与生命体征。处理任何药物过量问题时,都应考虑是否服用多种药物。
  • 【药代动力学】吸收:口服丁苯那嗪后,吸收量至少为75%。单次口服丁苯那嗪12.5-50mg后,丁苯那嗪快速被肝脏羰基还原酶代谢为活性代谢物α-HTBZ与β-HTBZ,因此血浆中丁苯那嗪的浓度通常低于检测限。α-HTBZ与β-HTBZ主要由CYP2D6代谢。给药后1到1.5小时内,α-HTBZ与β-HTBZ达到血浆峰浓度(Cmax)。α-HTBZ随后被代谢为次级代谢物9-去甲基-α-DHTBZ。β-HTBZ则代谢为另一个主要循环代谢物9-去甲基-β-DHTBZ,此代谢物约在给药后2小时达到Cmax。饮食影响:受试者分别在进食和禁食条件下单次口服丁苯那嗪片,研究饮食对丁苯那嗪片生物利用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饮食对α-HTBZ或β-HTBZ的平均血浆浓度、血浆峰浓度(Cmax)及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无影响。因此,服用本品不受饮食影响(参见[用法与用量])。分布:正电子发射型计算器断层显像扫描(PET-scan)的人体试验研究显示,静脉注射11C-标记的丁苯那嗪或α-HTBZ后,大脑中很快就有放射活性分布,其中纹状体结合度最高,大脑皮质结合度最低。50-200ng/ml不等浓度的丁苯那嗪、α-HTBZ、β-HTBZ与人体血浆蛋白结合率体外研究,丁苯那嗪结合率为82%-85%,α-HTBZ结合率为60%-68%,而β-HTBZ结合率为59%-63%。代谢:人体口服丁苯那嗪后,检测到至少19种代谢物。循环主要代谢物有α-HTBZ、β-HTBZ与9-去甲基-β-DHTBZ。这些代谢物随后被代谢为硫酸盐或葡糖苷酸结合物。α-HTBZ与β-HTBZ是由羰基还原酶代谢而成,此种还原酶主要存在于肝脏。α-HTBZ由CYP450(细胞色素P450)酶经过O-去烷基作用而成,主要被CYP2D6(细胞色素P4502D6)代谢,有些则经CYP1A2(细胞色素P4501A2)代谢为次级代谢物9-去甲基-α-DHTBZ。β-HTBZ则主要被CYP2D6经O-去烷基作用代谢形成9-去甲基-β-DHTBZ。体外实验显示丁苯那嗪、α-HTBZ与β-HTBZ对CYP2D6、CYP1A2、CYP2B6(细胞色素P4502B6)、CYP2C8(细胞色素P4502C8)、CYP2C9(细胞色素P4502C9)、CYP2C19(细胞色素P4502C19)、CYP2E1(细胞色素P4502E1)或CYP3A(细胞色素P4503A)无临床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显示丁苯那嗪或其代谢产物α-HTBZ、β-HTBZ、9-去甲基-β-DHTBZ均不会产生临床明显的CYP1A2、CYP3A4、CYP2B6、CYP2C8、CYP2C9或CYP2C19诱导作用。在具临床意义浓度的体内试验中,丁苯那嗪或其代谢物α-HTBZ、β-HTBZ、9-去甲基-β-DHTBZ均不是P-糖蛋白的底物或抑制剂。排泄:丁苯那嗪口服后被肝脏广泛代谢,代谢物主要经肾脏排出。α-HTBZ、β-HTBZ与9-去甲基-β-DHTBZ半衰期分别为7小时、5小时与12小时。一项6例健康受试者的质量平衡试验显示,大约75%的剂量经尿排出,7-16%的剂量在粪便中检出。未在人尿中发现丁苯那嗪原型药。α-HTBZ或β-HTBZ尿排出量不到给药剂量的10%。尿中的代谢物大部分来自循环代谢物,包括HTBZ代谢物的硫酸盐、葡糖苷酸结合物以及氧化代谢产物。特殊人群用药:性别:α-HTBZ或β-HTBZ的药代动力学显示,无明显性别差异。肝功能损害患者:以12例轻至中度慢性肝功能损害患者(Child-Pugh,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进行量化评估的分级标准,评分为5-9)和12例年龄、性别匹配的肝功能正常的受试者为对象,比较研究丁苯那嗪单次给药25mg剂量后的动向。在肝功能损害患者中,丁苯那嗪血浆浓度与α-HTBZ浓度相当或更高,表明丁苯那嗪代谢为α-HTBZ的程度明显减少。肝功能损害患者丁苯那嗪Cmax平均值比健康受试者的可检测峰值浓度高出7到190倍。肝功能损害患者中,丁苯那嗪的消除半衰期约为17.5小时。与同龄对照组相比,肝功能损害患者中α-HTBZ和β-HTBZ的tmax稍有延迟(1.75小时vs1小时),此外,α-HTBZ和β-HTBZ消除半衰期则有延长,分别约为10小时和8小时。比起同龄对照组,肝功能损害患者对α-HTBZ和β-HTBZ的暴露约高30-39%。由于丁苯那嗪与其他循环代谢物暴露量增加的疗效与安全性未知,所以无法通过调整肝功能损害患者丁苯那嗪剂量确保用药安全。因此,肝功能损害患者禁用丁苯那嗪片(参见[用法用量]、[禁忌]以及[注意事项])。CYP2D6不良型代谢者:未曾全面研究丁苯那嗪片及其代谢物在CYP2D6不良型代谢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不过,很可能其对α-HTBZ和β-HTBZ的暴露增加程度类似服用强效CYP2D6抑制剂的患者(分别为3倍和9倍)(参见[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CYP2D6抑制剂:体外实验显示α-HTBZ和β-HTBZ是CYP2D6的底物。一项以25例健康受试者为对象、研究CYP2D6对丁苯那嗪及其代谢物药代动力学抑制作用的试验中,受试者在连续10天服用强效CYP2D6抑制剂帕罗西汀(20mg/天)后,单次口服丁苯那嗪片50mg。与单独服用丁苯那嗪片的受试者相比,服用帕罗西汀的受试者,其α-HTBZ的Cmax增加约30%,AUC增加约3倍;其β-HTBZ的Cmax与AUC则分别增加2.4倍和9倍。丁苯那嗪与帕罗西汀同时使用时,α-HTBZ和β-HTBZ的消除半衰期约为14小时。强效CYP2D6抑制剂(如帕罗西汀、氟西汀、奎尼丁)明显增加这些代谢物的暴露量。中度或弱CYP2D6抑制剂如度洛西汀、特比萘芬、胺碘酮或舍曲林对丁苯那嗪片及其代谢物暴露量的影响尚未研究(参见[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地高辛:地高辛是P-糖蛋白的底物。一项针对健康受试者的研究显示,丁苯那嗪片(每日两次,每次25mg,为期3天)不影响地高辛的生物利用度,表明在此剂量下,丁苯那嗪片不会影响肠道P-糖蛋白。体外实验显示丁苯那嗪或其代谢物均不是P-糖蛋白抑制剂。
  • 【贮藏】25℃以下密封保存。
  • 【生产厂家】印度Dr. Reddy's Laboratories Limited
  •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瑞迪博士(北京)药业有限公司
  •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J20230131
  • 【生产地址】印度Survey No.259/15, Dadra, Union Territory of Dadra, Dadra and Nagar Haveli 396191,INDIA
  • 【条形码】8901148258399
  • 【药品本位码】86978377000674

丁苯那嗪片

注册证号 国药准字HJ20230131
上市许可持有人英文名称 Dr. Reddy's Laboratories Limited
上市许可持有人地址(英文) FTO-SEZ PU-01, Sy No 57 to 59,60,62 & 72,Sc No 9 to14 & 17 to 20, Devunipalavalasa Village, Ranasthalam Mandal, Srikakulam District, Andhra Pradesh 532409 INDIA
产品名称(中文) 丁苯那嗪片
产品名称(英文) Tetrabenazine Tablets
剂型(中文) 片剂
规格(中文) 25mg
包装规格(中文) 112片/瓶
生产厂商(英文) Dr. Reddy's Laboratories Limited
厂商地址(英文) FTO-SEZ PU-01, Sy No 57 to 59,60,62 & 72,Sc No 9 to14 & 17 to 20, Devunipalavalasa Village, Ranasthalam Mandal, Srikakulam District, Andhra Pradesh 532409 INDIA
厂商国家/地区(中文) 印度
厂商国家/地区(英文) INDIA
境内责任人名称 瑞迪博士(北京)药业有限公司
境内责任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5MA01UBUX2F
境内责任人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1号院金地中心A座1509
药品本位码 86978377000674
产品类别 化学药品

摘要:丁苯那嗪片用于治疗与亨廷顿病(HD)有关的舞蹈病及成人迟发性运动障碍(TD)。口服。1、成人:治疗运动障
2025-05-14 15:09 评论:怎么能买到丁苯那嗪?我是一名舞蹈症患者
摘要:用于治疗与亨廷顿病(HD)有关的舞蹈病及成人迟发性运动障碍(TD)。口服。1、成人:治疗运动障碍,开始每
2022-12-19 15:35 评论:我要买丁苯那嗪片,求告知怎么能买到
摘要:丁苯那嗪片用于治疗与亨廷顿病(HD)有关的舞蹈病及成人迟发性运动障碍(TD)。口服。1、成人:治疗运动障
2025-11-26 16:37 评论:暂无评论
摘要:用于治疗与亨廷顿病(HD)有关的舞蹈病及成人迟发性运动障碍(TD)。口服。1、成人:治疗运动障碍,开始每
2025-11-26 16:35 评论:定瑞新丁苯那嗪片什么时候可以买到?

  更多相关:丁苯那嗪片  定瑞新  瑞迪博士  Dr.Reddys 

手机:   汉字数
匿名发表于 2025-11-28 14:29:40
定瑞新丁苯那嗪片多少钱一瓶,哪里可以买到?
查看全部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