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针剂药品种繁多,根据作用机制和临床用途,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 全身麻醉药(静脉麻醉剂)用于诱导或维持全身麻醉,通过静脉注射快速起效:
丙泊酚(Propofol):短效镇静催眠药,常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
依托咪酯(Etomidate):对心血管影响小,适用于血流不稳定的患者。
硫喷妥钠(Thiopental):超短效巴比妥类,现较少用。
氯胺酮(Ketamine):兼具镇痛和麻醉作用,可产生分离麻醉状态。
咪达唑仑(Midazolam):苯二氮䓬类,用于镇静和麻醉辅助。
2. 镇痛药(阿片类)用于术中或术后镇痛,常与镇静药联用:
芬太尼(Fentanyl):强效短效镇痛药,常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
舒芬太尼(Sufentanil):比芬太尼更强效,作用时间稍长。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超短效,通过血浆酯酶代谢,可控性强。
吗啡(Morphine):长效镇痛,主要用于术后镇痛。
哌替啶(Pethidine/Meperidine):较少用于麻醉,多用于术后镇痛。
3. 肌肉松弛药(肌松药)用于气管插管和术中肌肉松弛:
去极化肌松药:
琥珀胆碱(Succinylcholine):起效快(30-60秒),短效(5-10分钟),用于快速插管。
非去极化肌松药:
罗库溴铵(Rocuronium):中效,可替代琥珀胆碱用于快速插管。
维库溴铵(Vecuronium):中效,无心血管副作用。
苯磺顺阿曲库铵(Cisatracurium):中效,通过霍夫曼降解(不依赖肝肾代谢)。
4. 局部麻醉药用于区域阻滞(如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等):
利多卡因(Lidocaine):起效快(1-3分钟),中效(1-2小时)。
布比卡因(Bupivacaine):长效(4-8小时),心脏毒性较高。
罗哌卡因(Ropivacaine):长效,心脏毒性较低,常用于硬膜外麻醉。
左旋布比卡因(Levobupivacaine):布比卡因的异构体,心脏毒性更低。
5. 麻醉辅助用药
抗胆碱药:
阿托品(Atropine):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预防心动过缓。
拮抗药:
纳洛酮(Naloxone):逆转阿片类药物作用。
氟马西尼(Flumazenil):逆转苯二氮䓬类药物作用。
特殊用途麻醉药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α₂受体激动剂,用于镇静镇痛(无呼吸抑制)。
注意事项:
严格剂量控制:麻醉药治疗窗窄,需由专业麻醉医生使用。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呼吸等。
个体化选择:根据患者年龄、肝肾功能、合并疾病调整药物。
禁忌症:如琥珀胆碱禁用于高钾血症患者,丙泊酚慎用于脂肪代谢异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