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倒计时!超80%私域养生品无备案!中老年女性成头号韭菜
2025-04-21 10:27:01 来源: 作者:
请用手机扫码观看视频
近期有报道称,以“私域直播”为温床的养生保健品销售乱象猖獗,超80%的产品未完成国家备案,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女性群体,正成为这场“精准收割”的头号目标。 一、触目惊心的现状:私域养生品“三无”泛滥 1、无备案 普通食品披“神药”外衣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曾曝光,私域直播间中宣称“消除结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神药”,实则为普通食品或代用茶。 例如,某款“散清茶”被包装成“古方秘制”,售价高达千元,但实际仅为代用茶,未通过保健品或药品备案。 北京市食药法治研究会调查显示,30.5%的直播样本存在虚假宣传,部分产品甚至无生产资质。 2、无底线 精准收割北上广女性私域直播间通过“健康焦虑营销”锁定高消费力人群。北上广女性因注重养生、消费能力强,成为主要目标。 例如,某些直播间以“抗衰老”“排毒养颜”为噱头,通过社群运营、情感操控诱导购买高价产品。 有消费者反馈,家中女性长辈在直播间购买“私密护理套餐”后,发现产品无批文、无检测报告。 3、无监管 私域成“法外之地”私域直播的隐蔽性使其逃避传统监管。 主播常通过微信群、小程序等私密渠道引流,直播内容不留存、不公开,导致监管部门取证困难。 部分商家甚至利用境外服务器或虚假资质,进一步加剧乱象。 二、深挖套路:从“免费课”到“天价账单” 1、引流陷阱 免费课程+社群洗脑商家通过短视频平台筛选目标人群,以“免费健康课”“低价体验装”为诱饵,将用户引流至微信群或私域直播间。 某直播间以“女性抗衰秘籍”为名开设课程,实则逐步推销无备案的“干细胞口服液”。 2、情感操控 制造焦虑+伪科学包装主播利用“专家”人设,通过虚构案例、夸大功效制造恐慌。 一些商家宣称“90%女性存在乳腺隐患”,进而推销“疏通经络”的磁疗贴,实际成本不足百元,售价却高达数千。 3、闭环收割 私域直播+线下会销部分商家将线下会销模式搬至线上,形成“双线收割”。 某些商家,通过直播间打卡送礼品(如面膜、代金券)培养用户黏性,再以“限量抢购”“会员特权”诱导复购。 有消费者透露,其母亲在直播间累计消费超5万元,产品均无备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