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三医院病历如天书药品价格贵一半

2010-04-26 18:22:27    来源:  作者:

  前几天,家住三汊矶的彭先生喉咙不大舒服,去湘雅三医院看病。可是,医生的病历书写如同“天书”,药方又开在电子诊疗卡里,让他根本不知道开了什么药。等划价取药后一比较,才发现医院的药比外面药店的同类药品足足贵了一倍。彭先生拨打晚报热线96333反映了此事。

  彭先生因为喉咙有异物感,去湘雅三医院耳鼻喉科检查。一名女教授用肉眼查看了一会,说看不清楚,让他去做咽喉内窥镜检查。“奇怪的是,我前后的五六名患者全部被要求做内窥镜检查。”彭先生认为,100元的检查费是小事,但医生过于依赖检查,给患者增加了痛苦。随后,医生在检查单下方写了“慢性咽炎”几个字,在电脑里开了药。“就诊期间,医生几乎不主动开口和患者交流什么,我问一句,她答一句。”彭先生询问病情是否严重,医生说“没什么大问题”,请她开个处方,医生说:“药都在电子诊疗卡里,你去交了钱,就知道是什么药了。”看着字迹潦草如同“天书”的病历,彭先生难以辨认出几个字来,根本不知道医生开的是什么药,只好拿着电子诊疗卡去药房,交了99.6元后,拿到两盒40粒装的“珍黄片”,主要成分是珍珠、人工牛黄、三七、冰片等。“早知道只是普通的消炎药,我选择在外面的药店购买,价格会便宜很多。这电子处方,不是侵害了患者的知情权吗!”

  记者在见到了彭先生当天就诊的病历,病历上的字迹确实十分潦草,只能根据签名大约判断医生姓蒋,问诊经过、病情病史和所开具的药方几乎无法辨认。记者又在麓山路等地的几家药店问价,同为“珍黄片”的药品,相同剂量的价格没有超过40元,比该医院的价格便宜了一半。

  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卫生部新修订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患者有权根据医生的药方,选择在医院或外面的药方购药。可是,一些医生却表示,每天门诊量大,为了节省时间,病历书写潦草,使用简称或代码,在所难免。知情人士建议,从卫生部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来看,它只规定了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应该如何操作,却并未规定相应的惩戒举措。为了保证规范的要求落到实处,各地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当配套出台相应的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督促医生规范书写病历,保障患者的权益。

  新闻链接:湘雅三医院倚仗个别媒体关系掩盖事实真相逃避法律责任
  http://people.rednet.cn/PeopleShow.asp?ID=166531

各新闻媒体记者同志们:

  我要向你们投诉的主体对象是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务科,该科严某(据说是“科长”)等负责人企图倚仗个别媒体关系,掩盖该院移植内科跨科行医(即行外科肛肠手术)而给患者(也就是消费者或称普通公民)造成器官轻度损伤和经济损失的事实真相,以逃避法律责任的医政行为。具体事实与理由如下:

  我爱人肛门部位有异物感20余年, 曾经体检得知此异物为混合痔。我开玩笑说,“那东西有点难看,最好是早点把它割掉。”2007年12月17日上午,正好我爱人单位批准她工休假一周,她就想利用这几天工休时间在门诊行痔疮切除术,我便陪同爱人就近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外科门诊检查(三天前我曾去该院外科门诊向一位女医生咨询过,门诊做完痔疮手术需要600元)。外科门诊副教授刘海(注:入院后我们才知道该副教授属于该院移植内科医生,他们的挂牌是“移植一病室”和“肝胆一病室”,当时我就提出质疑:为什么把她收入移植内科?有两个年轻医生接话说,是我们科,这个手术是我们科最小的手术,轻者当天可出院,重者3天可出院。)进行了指检,书写诊断病历情况却是:“左侧卧位,见肛周直肠粘膜脱出,无脓性分泌物,直肠指检无异常,肛门括约肌肌力尚可,指套不带血迹。”我根据所了解情况向医生提出做门诊手术,而医生劝说:“住院行PPH手术,内外痔以及脱垂粘膜可一次切净,比传统手术安全,减少疼痛,效果最佳,三天即可出院,需6000元左右,必须住院才可以由医保报销。”我爱人听到此话,以为PPH术真是神奇无比,便同意住院;我当时听了医生的承诺也没有去细想,同意说“只要效果好,那就住院吧,6千就6千!”于是我爱人就被收入该院18病室。

  住院后因故而推迟手术时间至12月21日。12月21日上午在骶麻下行PPH术。术后第二天,我爱人感到肛门口剧烈疼痛,叫我看看肛门部位,结果我吃惊地看到:肛门外出现约2~2.5㎤的异物(有近期图片为证),随即告知医生,医生根本识别不出脱出物属于哪种病象,一会儿说是粘膜水肿,一会儿又说是血栓性外痔;今天说一个星期后会消肿缩回肛内,明天又说要半个月才能缩回,再过一天又说一个月后就好了,等等。该院医生像把我爱人当试验标本一样“研究”,他们除了持续以长效镇痛药消除疼痛感之外,毫无让我爱人痊愈的办法。其间,该院移植内科还先后3次由杨某和一位姓蒋的医生分别强行将脱出物塞入肛内(后两次用绷带加纱布强行堵住肛门),我爱人疼痛难忍、面色苍白。而结果呢,脱出物不但反复脱落出来,而且每塞一次炎症就更加重一次,并且还出现便血,我只好叫医生不要再强行塞入了。该院医务科先后请来的吴某、任某等教授会诊,仍然以脱出物叫“水肿”半月将消失并缩回肛内为诊断结论。姓吴的还夸口说,“就是一点水肿,这现象我见得多了!”而2008年1月16日下午在医务科的会诊时,我们说出了肛肠专家何教授的诊断结论后,吴某便改口说“确实是外痔,但我们一般不切除……”还狡辩说“我们已经切除了你的直肠粘膜,我认为,内痔也没有了,说明我们手术没有失误……”

手机:   汉字数
匿名发表于 2014-06-08 06:58:07
我和你的情况差不多,我在呼吸内科医生只是用棉球看了一下咽喉,然后说没有什么大问题,慢性咽炎。同样九十多元开了两盒珍黄片(每盒40粒),不同的是医生和我说了药品的名称叫珍黄片,回到家里我到网上一查竟然查不到这药品的售价。心里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后来想想医生不就是靠这个吃饭的吗?
查看全部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