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 药品该不该放冰箱
大部分药品都要求在常温、阴凉处保存。不超过30摄氏度气温的情况下,一般不需作特殊处理。如气温过高,一些药物,如栓类药品,应放在冰箱冷藏室内保存。易受潮的药物,如干酵母、复方甘草片等,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保存,以免受潮。
应在冰箱内保存的药品
针剂 主要是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岛素,通常应放在冰箱中冷藏,避免受热、日光照射或冰冻。如果患者外出,可将其保存在室温25°C以下,保存时间大约6周。
搽剂 搽剂中通常含有挥发性的溶媒如酒精等,使用后应拧紧瓶盖,放置于冰箱中冷藏,以获得较长的保质期。
外用药品 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剂和漱口液等外用药品,在夏季最好放置在冰箱中冷藏。
混悬剂 大部分抗生素类糖浆均属于需要冲泡的混悬液剂型,这些以粉末状盛装在容器内的药品,在未冲泡的状态下,室温下的保存期为标示的有效期。一旦加水后,其保存期限已缩短,一般不超过15天,而且应该放置在冰箱中冷藏。
栓剂 栓剂因气温过高可出现软化,不方便使用,在夏季可放置在冰箱中,或使用前放入冰箱,待硬化后取出再用。
不宜在冰箱内保存的药品
片剂和胶囊 开启包装后,不要将所附的干燥剂随意丢弃,服药后应将干燥剂置于原包装瓶内,糖衣片尤应如此。如果是散装药片或胶囊,可用避光玻璃瓶或塑料瓶盛放,最好内放干燥剂,注意不同药品一定要分开盛放。
散剂 主要是儿童使用的药品。这些药品大多由防潮蜡纸经机器分包密封,由于散剂中很多改善口味的添加剂都可促发变质,因而散剂开封后最多只能存放3~5天。
液体制剂 一般指止咳糖浆、抗过敏糖浆、解热镇痛溶液或感冒糖浆等,这些糖浆制剂开瓶后一般不需要放在冰箱内,只要在室温下保存即可。大部分液体制剂在过低的温度下,可能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糖浆中的糖分也容易析出结晶,导致药物浓度与原先标注的不符。
乳膏剂 外用的乳膏保存温度过低可引起基质分层,影响软膏的均匀性与药效。因此,软膏不宜放冰箱冷藏,室温中存放即可。
链接:哪些药品特别怕潮
家住杭州的刘大妈已经患高血压多年。前两天,她从家中贴地面的抽屉里拿出常服的一种降压药,却发现药片左右颜色不一致。她想家住一楼,大概是受了潮,最后经药师检查认定,药品确实是受潮了。
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上旬都是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天气闷热,雨水不断,实在令人难熬。在潮湿的季节里,家中储存的药品很容易受潮变质。因此雨季来临,药物的防潮也很重要。
虽然大多数固体药物都要避光、密闭,并在干燥处保存,但仍然有些药物特别容易潮解。一部分药物因其理化性质的特殊而容易吸湿,如氯化钾、慷彼申、乳酶生、拜糖平、德巴金等;还有一部分药物因剂型因素而易潮解,包括糖衣片、颗粒剂、散剂、泡腾片等,例如多酶片、思密达、呋喃妥因、克霉唑泡腾片、维生素C泡腾片等。
此外,中成药中易潮解的包括消栓颗粒、小柴胡颗粒、板蓝根颗粒、金钱草颗粒、妇炎灵泡腾片、银黄含片、锡类散、外用溃疡散等。
为避免药品潮解,多雨潮湿季节应将其放在加盖的玻璃瓶内保存,贵重的药品还应在瓶内放置干燥剂。已经受潮的药物,建议患者不要再服用,因为药品受潮后药效会受影响,难以控制病情,还可能会使病情进一步发展甚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