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女工用社保卡套现骗取40万余元

2011-03-27 19:08:24    来源:  作者:

  社会保障卡卡面和卡内均记载持卡人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等基本信息,卡内标识了持卡人的个人状态(就业、失业、退休、失业等),可以记录持卡人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信息、职业资格和技能、就业经历、工伤及职业病伤残程度等。社会保障卡是劳动者在劳动保障领域办事的电子凭证。持卡人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可以凭卡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可以凭卡到相关部门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可以凭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等。此外,社会保障卡还是握在劳动者手中开启与系统联络之门的钥匙,凭借这把钥匙,持卡人可以上网查询信息,将来还可以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

  社会保障卡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从这一名称的含义上讲,发放的对象是政府有关部门实施社会保障的人群;从其内容上讲,可以涉及有关个人社会保障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社会保险,也包括就业服务,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管理需要,还将更多的社会管理事务也放入其中;从其涉及的地域上讲,这是全国范围内可以使用的IC卡,可以适应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系统联网的需要,适应人员流动的需求。

  社保卡怎么成了“唐僧肉”?

  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退休女工,利用自己的“熟人关系”,竟然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先后使用本人或他人的社会保障卡在各大医院及药房配药,采用低价出售药品给药贩子的方式,骗取国家医保结算费用高达40万余元。救死扶伤的社保卡俨然成了她手中的“唐僧肉”。

  “一不小心”牵出大案

  2010年5月25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新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接到了六里派出所的紧急电话,电话称,5分钟前,730路公交车队打来报警电话,当天下午,有一位女乘客不慎将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遗留在车上,车队在检查包内物品时发现,包里竟然有14张社保卡!

  15时,经侦支队的警员赶到现场,与气喘吁吁赶来车队认领遗失物的傅惠娟不期而遇。只有1米56的傅惠娟穿着一件绣花衬衫,有些花白的短发加上略显发福的身材,乍一看,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妇女。当傅惠娟看见警员出现在自己身边时,眼神不禁开始凌乱起来。

  “你的包里为什么会有14张社保卡?”警员问。

  “我……前两天配药没有挂号,所以今天就多挂几个号还给医生。”傅惠娟语无伦次地回答。

  警方发现,在这14张社保卡中,不仅有傅惠娟的丈夫、儿子、公公、婆婆、小叔子、外甥女、表外孙等亲戚,还有邻居、同事、中学同学、鞋店老板等各类社会关系。而在傅惠娟开的药中,种类之多也令人眼花缭乱,除了比较常见的马丁啉、芬必得、达美康、牛黄解毒片等药物,还有心脑血管病人常用的稳心颗粒、脑心通胶囊、丹参片、血塞通片……傅惠娟像一个精心的策划师,自由穿梭于各大医院的各大科室:内科、外科、中医科、皮肤科、神经内科……然后做成她的“蛋糕”。

  “这十多个人的社保卡你是怎么使用的?”

  “这些人中,有些我是帮他们配药的,有些我不认识,我没有用他们的卡做过坏事。”傅惠娟徒劳地辩解着。

  2010年6月,上海市医疗保险监督检查所确定了傅惠娟的违法金额为40万余元。

手机:   汉字数